气势,拼音是qì shì,汉语词语,指人或事物 表现出来的
力量、威势;
民族解放运动的磅礴气势。
《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
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
汉·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
游侠。”
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上乃命
进辇,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城下将士皆呼万岁,气势百倍。”
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苑家口》:“一河承受诸水,气势
愤激,
流沫盘涡,涛声
冲撞。”
元·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十八般武艺都晓通,卖弄你智量高,气势雄,你
小可如 刘黑闼 、 王世充 。”
宋·司马光 《请自择台谏札子》:“且条例司之害民, 吕惠卿 之奸邪,天下之人谁不知之?独陛下与 王安石 未之寤耳。岂可更为之
黜逐台谏,以长其
威福,成其气势,臣窃为陛下
寒心。”
王先谦 《孙子馀凌半叔哀辞》:“用事者多贵游公卿之弟,与夫突梯
滑稽窥时赴势之士,
鲜衣怒马,气势
烜赫。”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
突兀森郁,很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