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国家级公益一类科研机构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简称“一零一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殡葬领域的国家级公益一类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当时的民政司就提出成立民政部殡葬技术研究所的设想。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党组决定在沈阳火化设备研究所基础上成立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1989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1990年2月,民政部长办公会议决定在哈尔滨民政部学校筹备处基础上组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1990年5月9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初步定为司局级。
1990年7至8月,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从沈阳市搬迁到哈尔滨。
2000年4月29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移交到注册地在河北燕郊的民政学院管理。
2008年7月18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正式搬迁至丰台区,成为正式落户北京;8月,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升格为部直属正司局级事业单位。
2017年2月20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在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举行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暨科技文化战略合作启动仪式。
2020年12月16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民政部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举行。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2年10月,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拥有在岗职工49人(其中财政补助在编在岗人员41人,在岗聘用人员8人),在编在岗41人中,管理岗位13人,专业技术岗位28人。科研人员中,研究生(博士4人、硕士23人)学历27人,大学本科学历9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6人,中级10人,初级7人。
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周雪媚
广州市民政局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王玮、刘锋
科研部门
据2023年8月研究所官网数据,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下设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检测中心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广州市殡仪馆内设火化机综合模拟实验室;在山东省诸城市殡仪馆内设等离子体遗体火化试验基地、遗物祭品焚烧设备试验基地基地和二恶英减排试验基地;在唐山设立了火化机净化设备实验基地;在天津武警医学院设立了遗体防腐整容实验室;在常州、烟台设殡葬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在青海建立民族坐式火化炉的实验基地。
民政部重点实验室:民政部防腐整容重点实验室、民政部火化设备重点实验室、民政部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民政部生态安葬重点实验室
所属检测中心站:民政部环境监测中心站、民政部殡葬设备用品质量检测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设施资源
据2023年8月研究所官网数据,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科研办公用房总面积为5933平方米,拥有科研仪器设备1229台套,其中10-50万元仪器设备140台套,50-100万元仪器设备40台套,1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2台套。
科研成就
2017年至2022年,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制修订殡葬领域国家标准4项,制修订行业标准32项,发布实施17项;发表科研论文44篇(其中包括SCI、EI、中文核心、科技核心、普通期刊和会议论文);申请专利74项,获得授权46项,包括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取得著作权26项;出版专著4套;形成11台套科研实验装置。
2022年12月,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领衔,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绿色殡葬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项目获批立项。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为统一使用的中国民政标志。
中国民政标志总体轮廓为圆形,正面由双手、人像(“民政”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M和代表太阳的圆点)、太阳和光线组成。双手象征民政部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人像象征人民群众,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太阳两侧的十二道短线,既象征太阳的光芒,又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份。总的意思是,民政部门时刻为人民奉献,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给人民群众送温暖。
机构宗旨
研究殡葬技术、推进殡葬进步
文化活动
2022年10月9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奋斗新征程”暨第三期科技大讲堂活动。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研究所简介.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发展历程.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3 20: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