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姓(zhi xing),姓氏,氏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
姓氏群体,总体上皆属于字讹为氏,世代相传,今人口非常稀少,仅在今陕西省的榆林市、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河北省的石家庄市三地有零星分布,以沂州为郡望。
读音
氏[氏,读音作zhī(ㄓ),亦可读作dǐ(ㄉㄧˇ),就是不可读作shì(ㄕˋ)]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族序,出自上古姓氏家族侧支排行为次者,属于以官职称谓字简代为氏。所谓氏氏,属于字讹简代形成的姓氏,原本姓氏用字为“𠂩”或“𨸝”,古代原称为“𠂩叔”或“𨸝叔”,源出上古姓氏家族之始,专指侧支排行为次者,一般为原始部落中掌管姓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之称谓,“古者,姓统族,族统𠂩”,被列为氏族内部的一种职官称谓,后演变为掌管宗祠之流,类如长老。至于其后来被称为“氏叔”,则是字讹的结果。在古代“𠂩”、“𨸝”二字读音皆作zhī(ㄓ),与由“族→姓→𠂩→氏”的历史演绎过程所分衍形成的氏系列部族密切关联,时与“氏”字通假,因而讹之。
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𠂩叔氏”或“𨸝叔氏”,后以通假字“氏”简代,称氏叔氏,先秦时期即省文简改为单姓氏氏,正确的姓氏读音作zhī(ㄓ)。
本书按:在姓氏用字以及称谓上,该姓氏之源出实际上不可称“氏叔氏”,应称“𠂩叔氏”或“𨸝叔氏”。特别要注意予以区别的是,家族侧支,仍属于嫡支世系,但非谱传的主流支系,亦绝非庶支。传统意义上谱传的主支世系,并非一定是长子世系,因此,主、侧的关系随时会因为家族传承者的地位变化而有所改变。实际上的这种改变的原因会有很多,但一般都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如区域战争、政治变革、自然灾害、生理疾病等等,在家族历史繁衍过程中,属于非常多见的正常现象。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祖上为扬州句容(今江苏镇江句容)朱氏家族的侧支,世代贫寒,其祖父朱初一不堪忍受当地大族豪强的欺压,举家迁至泗州盱眙(今江苏淮安盱眙);而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回(朱世珍)又是盱眙朱氏家族的侧支,一生更是赤贫,在五十岁左右才迁至濠州钟离(今安徽滁州凤阳)。待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后,东拼西杀,逐渐平定诸多势力、推翻大元帝国、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即着手大力抬升自己的家族地位,结果,朱元璋这一支就由扬州朱氏家族的侧支,一跃变成为扬州→淮安→滁州朱氏一脉的主支了,这就属于因政治变革导致的家族传承关系上的主、侧易位。
第二个渊源
源于妘姓,出自
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的邸国,属于以国名改笔为氏。据著名的清朝学者顾东高所撰《大事年表》中记载:“邸国,妘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邸国只是一个小诸侯国,屡受周边大国的强势欺凌。在史籍《春秋·左传·注》中记载:“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 邾庄公曹穿(邾穿)侵灭邸国之后,不久即被宋国“惩罚”击败,之后邾国开始走下坡。到了周敬王姬丐二十五年(邾隐公曹益十四年,鲁定公姬宋十五年,公元前495年),邾隐公在“拔地会盟”中表现不佳,在一旁观礼的孔子的弟子子贡都认为邾隐公傲慢无礼,必将不得好死,甚至亡国灭族。由于邾隐公妄自尊大、傲慢无礼,于是在周敬王二十六年(邾隐公曹益十五年,鲁定公姬宋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冬,鲁定公便派大夫仲孙何忌率鲁国大军讨伐邾国。鲁国的军事侵略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鲁定公又增派了季孙斯、叔孙州仇两路大军,准备一举夺取邾国位于绞邑(今山东费县)的大粮仓。面对更加强大的鲁国大军之汹涌侵略,邾隐公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屈辱求和,与鲁国订立了“句绎之盟”:邾国用大量赔款并割让大片土地给鲁国,以换取鲁国的撤军,这其中就有原邸国之地。但是,鲁定公在战后并未帮助那位可怜的邸子复国,而是干脆就吞并了原来的邸国之地,使之成为鲁国的一个邑地“邸城”,也就是以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的邸古城为中心的一带地区。一直到了二百三十余年后的战国晚期,即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楚考烈王熊完七年,鲁顷公姬雠十七年,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著名的春申君黄歇率楚军灭了历史悠久的鲁国,其邸国故地又被并入
楚国,改称邸县,其地住民以故国之名为姓氏,称邸氏。这在史籍《姓苑》中有记载:邸为县名,邸氏当以县名为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邸”、“𨸝”、“砥”三字可通假互用,而“𨸝”字又与“𠂩”、“氏”二字通假,因此邸国后人中有省文简笔为𠂩氏者、更有改笔为砥氏、氐氏者,进而有讹笔为氏氏者,皆世代相传,正确的姓氏读音仍然作dǐ(ㄉㄧˇ)。
迁徙分布
“氏”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群体,总体上皆属于字讹为氏,世代相传,今人口非常稀少,仅在今陕西省的榆林市、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河北省的石家庄市三地有零星分布,以沂州为郡望。
郡望堂号
郡望
堂号
沂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启阳堂、中丘堂、祝丘堂、东阳堂、武城堂、丘舆堂、次室堂、堂阜堂、纪障堂、鄢陵堂等。
历史名人
氏 仪
(生卒年待考),字子羽,本姓𠂩氏,字讹为氏氏,后改名是仪;北海营陵人(今山东潍坊昌乐)。著名三国时期孙吴国大臣,是氏鼻祖之一。氏仪初为一个小县吏,后在北海郡为吏。当年北海太守孔融曾经对氏仪开玩笑,说:“氏字是‘民’字‘无上’,可改为‘是’”。于是,氏仪因此就真的就改称“是”氏,遂称“是仪”。氏仪曾一度依附于汉高祖刘邦之孙齐孝王刘将闾的直系亲族、扬州刺史刘繇,避乱于江东。后来氏仪迁徙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当时孙权正好承摄大业,欣赏氏仪的文章才华,特征其为官。从此,氏仪成为孙权的亲信,与胡综、徐详三人专典军国密事,拜骑都尉。三国初期,孙权属下大将吕蒙为了夺回被刘备霸占的荆州,准备袭击荆州守将关羽,孙权因此有些迟疑,便向氏仪征求意见。氏仪则认为吕蒙的主意不错,劝孙权从之。后氏仪跟从吕蒙成功地击败关羽,夺得荆州,因功拜忠义校尉。当时氏仪陈谢,孙权则豪爽地说:“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孙吴政权既定荆州,立都武昌,拜氏仪为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孙权一直要将兵权授予氏仪,但氏仪其人极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非帅材,固辞不受。孙吴黄武中期(公元226年左右),孙权派遣氏仪到皖地(今安徽)引诱曹魏政权的陈留太守刘邵,发动了北伐战役,由诱引刘邵曹操属下大将曹休。曹休果率兵马前来,氏仪挥军大破之,功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后来,孙权又令氏仪督导诸大臣勤于书学。后孙权大驾东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太子孙登留镇武昌,孙权特意留下氏仪辅佐太子。太子一直对氏仪非常尊敬,每事皆先向氏仪咨询,然后施行。后进封都乡侯。再后随从太子回到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不久,孙权的一个心腹、专门从事秘密督察的典校郎吕壹诬污蔑江夏太守刁嘉出言不逊、诽谤国政,孙权因此大怒,将刁嘉下了大狱,并追查同党,一时之间闹得人心惶惶。由于大臣们皆畏惧吕壹,因此纷纷都附和着说的确听到了刁嘉诽谤国政的话,而在当时,只有氏仪独自回答从无所闻。孙权生气,很严厉地询问氏仪,周围大臣们都为之屏息。氏仪坦然地回答:“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孙权听后大为感叹,遂舍之,不但不怪罪氏仪,而且连刁嘉也因此得免无罪。在蜀汉政权丞相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传来后,孙权垂心西州,派遣氏仪出使蜀汉,申固盟好。氏仪圆满完成了使命,后拜尚书仆射。在南、鲁二宫初立之时,氏仪以尚书职领鲁王太傅。后来氏仪嫌二宫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愚以二宫宜有降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书三四上。因此世人赞叹其“氏仪为太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氏仪一生勤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当时,氏仪的邻居中有起建大宅者,孙权外出望见,就问那起建豪华大室者是谁?左右回答:“好象是氏仪家。”孙权当即摇头说:“氏仪历来勤俭,肯定不是他。”旁人不信,下去一打听,果然是别人家盖的新房大宅。其见知信如此。氏仪在生活上服不精细,食不重膳,由于经常拯赡贫困,因此家无储畜,清茶淡饭而已。孙权闻知后,突然亲自跑到氏仪家求见其蔬饭,并亲口尝之后大为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但氏仪累次辞让,辞不掉就以恩为戚。孙权为帝之后,身边臣子们时时有所进达,使未尝盲人之短。然而孙权也常责备氏仪以不言事,无是所非。氏仪巧妙地回答道:“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畜,上干天听。” 氏仪一生从事国政长达数十年,未尝有过。那位典校郎吕壹历来好诬告其他将相大臣,还擅长连坐牵罪数人,却唯独无法污蔑氏仪。孙权因此感慨道:“使人尽如氏仪,当安用科法为?” 氏仪后来年老寝疾,临终前遗嘱要“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终年八十一岁。
(公元不详~904年待考),本为氐叔琮,讹称氏叔琮;河南尉氏人。著名唐朝末期将领、后梁政权开国大将,氐叔氏、氐氏、氏叔氏、氏氏鼻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