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湖镇
湖南省常德巿津巿市下辖镇
毛里湖镇,隶属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地处津市市南部,东与安乡县安裕乡接壤,南与渡口镇乡邻,西接白衣镇,北与新洲镇接壤。总面积105.3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毛里湖镇户籍人口41425人。
历史沿革
原保河堤镇
1949年,属澧县白衣区。
1985年11月,划归津市市。
原李家铺乡
民国属澧县李家铺乡。
1949年,属澧县第二区。
1956年6月,撤区并乡,设李家铺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乡,属澧县。
1985年11月,划归津市市。
撤并后
2015年11月,原保河堤镇、原李家铺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毛里湖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辖河口、龟山、大桥3个社区,长寿、川门、花桥、田家山、荣台、中南、澧赋、七星、中心、民兴、青苗、大山12个行政村;下设14个居民小组、131个村民小组。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辖官堰1个社区,樟树、庙基、土桥、利兴、箭楼、灯塔、双坪、万家、双堰、同乐、梁家坪、清泉12个行政村;下设5个居民小组、7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毛里湖镇辖4个社区、11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河口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毛里湖镇地处津市市南部,东与安乡县安裕乡接壤,南与渡口镇乡邻,西接白衣镇,北与新洲镇接壤。总面积105.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原保河堤镇地处澧水河畔,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主要山脉有朱木山,境内最高点海拔85米;最低点位于田草湖。
原李家铺乡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古家山,海拔62米;最低点位于毛里湖,海拔40米。
水文
原保河堤镇境内河道属澧水系,澧水环绕全镇,与西毛里湖毗邻,水路四通八达。
原李家铺乡境内毛里湖水自双堰村入境,由北往南,经同乐、灯塔、利兴、箭楼、土桥、庙基、樟树村后流出,境内河道长11千米。
自然灾害
原保河堤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83年,澧水流域出现特大洪水,境内双河口渍堤溃垸,受灾人口12000人,8000亩农作物全部被淹,倒塌房屋350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万元。
原李家铺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洪涝、干旱、风灾、霜冻、雷击等。洪涝灾害平均3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6月22日,11个村2705户1320人受灾,倒塌房屋65户250间,经济损失2539万元。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7年7月28日,11个村1225户6075人受灾,125户房屋受损,倒塌房屋42户139间,经济损失3126万元。
自然资源
原保河堤镇境内水资源丰富,拥有10万亩西毛里湖水面和8300亩大小湖泊。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5亿立方米。
2011年,原保河堤镇有耕地面积28655亩,人均1.1亩。
2011年,原李家铺乡有耕地面积26850亩,其中水田24450亩,人均1.6亩。
人口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辖区总人口2567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51人,城镇化率11.1%。另有流动人口203人。总人口中,男性13035人,占50.7%;女性12640人,占49.3%;14岁以下2634人,占10.3%;15—64岁19548人,占76.1%;65岁以上3493人,占13.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5512人,占99.4%;有土家、回、瑶、朝鲜、彝、侗、苗、满、黎9个少数民族,共163人,占0.6%。2011年,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4.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8人。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辖区总人口1721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78人,城镇化率5.1%。另有流动人口206人。总人口中,男性8832人,占51.3%;女性8385人,占48.7%;14岁以下1636人,占9.5%;15—64岁12121人,占70.4%;65岁以上3460人,占20.1%。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李家铺乡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1.6‰,人口自然增长率6.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7人。
2017年末,毛里湖镇常住人口45762人。
截至2019年末,毛里湖镇户籍人口41425人。
经济
综述
截至2019年末,毛里湖镇有工业企业35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第一产业
原保河堤镇以种植水稻棉花、油料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8.8%。
原保河堤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538吨,人均605千克,其中水稻1497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24000亩,产量535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4500亩,产量4505吨;药材种植面积450亩,产量67吨。
2011年,原李家铺乡农业总产值0.9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22%。
原李家铺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909吨,人均808千克,其中水稻1.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大豆、花生、芝麻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61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9万亩,产量3411吨,其中油菜3330吨;蔬菜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9000吨。
第二产业
原保河堤镇以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日常用品生产等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189家,职工2750人;工业总产值1.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5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7.5%。
原李家铺乡以建筑材料(环保砖)、棉花加工、冶炼等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6家,职工152人;工业总产值1.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第三产业
2011年,原保河堤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2%;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200万元。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有商业网点115个,职工125人。2011年,李家铺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52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5所,在校生967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4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15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2所,在校生654人,专任教师2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7人,专任教师42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有广播电视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0个;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7.5万余册。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有村广播站12个,广播电视转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528户,入户率15%;无线电视用户2270户,入户率37.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门诊部(所)1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5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10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乡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室13个;病床48张。专业卫生人员52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8万人次,出院病人18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有体育场1个。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有体育场2个。3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社会保障
2011年,原保河堤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9户,人数341人,支出67.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6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5户,人数899人,支出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02元;农村医疗救助18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6人次,共支出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福利费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26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5个。年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5%。
2011年,原李家铺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户人数113人,支出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月人均206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7户,人数851人,支出84.8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83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医疗救助1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35人次,共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福利费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113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3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保河堤镇有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60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8个;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00门,固定电话用户1853户,移动电话用户18350户,互联网用户800户。
2011年末,原李家铺乡有邮政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4500份(册)。电信服务网点1个;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400门固定电话用户1400户,移动电话用户3500户,互联网用户600户。
交通
毛里湖镇有省道S205、S305穿境而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20: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