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起
汉语词语
毛起(1899—1961),原名宗翰,字无止,又字禹州,岱山岛斗镇
汉语词目
【词语】:毛起
【拼音】:máo qǐ
【注音】:ㄇㄠˊ ㄑㄧˇ
【词语解释】:(1).毛发竖立。《韩非子·说林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
(2).形容兴起之事如毛一样众多。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为学日增》:“儛文以辩相诎,以巧相胜,毫举毛起,益以无穷。”
【示例】:宋 苏轼 《答宋寺丞书》:“自到郡以来,夏旱秋潦,继之以横流之灾,扎瘥之馀,百役毛起,公私骚然未已也。”
现代学者
1915年,毛起考入宁波效实中学。1919年,由校方保送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哲学,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经校方推荐,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归国。本拟赴英国再行深造,因逢“五卅”惨案,国人一致反英,在母亲支持下,改道赴法国巴黎大学再度深造,两年后因奔母丧归国回岱山衢山岛,接着,又因长兄去世,在家居丧三年,并料理家庭内外杂事。
面对家乡落后闭塞现状,毛起倡议在岛内的冷水潭小宫原址出资兴办“敬业小学”,以供附近学龄儿童读书,并联合衢山、高亭的工商业界合资购买“东海”号轮船,兴办东海轮船公司,开辟了宁波、定海、沈家门、高亭、东沙角、衢山、泗礁间的航线,定期往返航行,改善海岛交通。还举办过由当地同仁自愿认股,共同经营的鱼厂。
1930年,应友人之邀,毛起赴广州中山大学执教,1932年,应邀出任杭州西湖博物馆历史文化部主任,五年后任浙江大学教授。其间,发表《春秋总论初稿》《诸子论》等著述。
1938年,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九届国际哲学会议,宣读《历史科学的直观》论文,并载入会议论文集,为与会者唯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1939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归国后,得知因“七七事变”浙江大学已内迁,曾取道温州,因旅途疲累病倒,只好返回上海,病愈后留上海暨南大学执教。1941年,日军占领上海,激于爱国义愤,不愿为日军效劳,遂返乡闭门谢客,悉心研究《论语》。
抗战胜利后,毛起曾一度重返浙江大学执教,不久又回暨南大学,后又应邀赴复旦大学执教。
1948年8月,毛起被邀参加荷兰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哲学会议,因战乱未能成行,寄《孔子学说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文,登载于1949年出版的国际哲学会议论文集。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毛起调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法文,直至1961年病逝,享年63岁。留下了凝聚大半生心血的《论语章句》遗稿。
出版图书
明代文人
毛起,字潜滨,明代夹江人,生卒年月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官庶吉士、苏州知府、山东济南府知府、山东按察司佥事、礼部郎中等。博学多才,诗文精妙,人称青城先生。省志、府志、县志中均录存有他的诗文,乡人曾为他在县城毛街立有“世科”坊以为纪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20:50
目录
概述
汉语词目
现代学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