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毛脚燕(学名:Delichon lagopodum)又称
毛脚燕,为燕科毛脚燕属的鸟类。体型轻小,活动敏捷,体长12-13厘米,翼展26-29厘米,体重15-21克,寿命15年。比
家燕小,是一种
体型小的钢蓝黑色及白色
燕。上体黑色,富有金属蓝黑色光泽,嘴黑褐色,腰及尾上覆羽为白色,下体纯白色,腿、脚均被以白色绒羽,爪黄色,叉形
尾,与
烟腹毛脚燕易混淆,区别为胸纯白而非烟白色,腰白色区较大,尾开叉深。
虹膜深褐色;脚粉红色,被白色羽至趾。
动物学史
1811年,德国博物学家
彼得·西蒙·帕拉斯正式描述了白腹毛脚燕,其
二名法Hirundo lagopoda
贝加尔湖Delichon
毛脚燕属)。这种家燕以前被认为是普通
家燕的
亚种,但根据形态和声音的差异被提升为物种。该物种是单型的:没有亚种被认可。
形态特征
白腹毛脚燕雌雄羽色相似。额基、眼先绒黑色,额、头顶、背、肩黑色具蓝黑色金属光泽。后颈羽基白色,常显露于外,形成一个不明显的领环。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翼黑褐色,飞羽内侧羽缘色淡,小覆羽边缘有蓝色光泽。尾黑褐色、呈叉状。下体自颏、喉一直到尾下覆羽均为白色,有时较短的尾下覆羽白色,而较长的尾下覆羽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
虹膜灰褐或暗褐色,嘴黑色、扁平而宽阔,跗跖和趾橙色或淡内色,均被白色绒羽。
幼鸟上体较褐,下体也常缀有褐色,特别是胸的两侧较明显,在一定角度看起来像是一条暗色胸带。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8-21克,雌性19-22克;体长雄性125-150毫米,雌性129-137毫米;嘴峰雄性6-8毫米,雌性6-7毫米;翅雄性101-113毫米,雌性107-118毫米;尾雄性52-70毫米,雌性56-64毫米;跗跖雄性10-11毫米,雌性10-14毫米。
栖息环境
白腹毛脚燕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草坡、河谷等生境,尤喜临近水域的岩石山坡和悬崖,也出现于海岸和城镇居民点,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的山丘、悬岩亦见有栖息。
生活习性
常成群活动,平时多见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常常集成数百只的大群。常在栖息地或水域上空飞翔,边飞边叫,有时飞得很低,有时又飞得相当高。休息时或栖于电线上,或停落在地上。
白腹毛脚燕与其他燕及雨燕混群并一道取食。叫声为干涩的卷舌磨擦音“prreet”,不如崖沙燕气重。惊叫声为高音的“seerr”或“jeet”。鸣声为轻柔的啾叫,与叫声音同高。
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主要有蚊、蝇、蝽象、甲虫等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
分布范围
世界
繁殖地:中国、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俄罗斯东亚区)。
非繁殖地: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
中国
分布于亚洲东部,叶尼塞河中上游,阿尔泰山脉,蒙古北部至阿纳德尔河,鄂霍次克海和中国东北部,主要在东南亚越冬。繁殖于东北,越冬于华东、东南及华南。
繁殖方式
白腹毛脚燕结群繁殖;建巢于岩石缝隙或房梁、桥下等建筑物上,到小溪边叼泥土或潮湿的泥土,在嘴里咀嚼粘在房檐上,再选用茅草然后重复叼泥土继续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积成半球形,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等,还有一些青蒿叶。最经常被放在屋檐下,窗台下或横梁上。同时还发现岩石下,悬崖边或悬在墙上,产卵时间从五月初开始。雌性产4-8枚纯白色的卵,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约15-19天。育雏期约20天,有时更长。在特殊情况下一年可能产2窝。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白腹毛脚燕的全球种群数量尚未估计。中国种群数量估计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约50-1,000只迁徙个体和<约50只越冬个体(2009年)。
2022年10月10日,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杨睿在江夏
八分山观测并拍摄到了毛脚燕(Delichon urbicum)。八分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境中部,靠近纸坊镇,海拔272.3米,为江夏境内最高峰。发现毛脚燕的地点为八分山顶,主要生境为人工林。被发现时,毛脚燕在空中来回飞翔觅食。
2023年1月,白腹毛脚燕首次现身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