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彦文(1898-1999),女,小名月仙,英文名海伦。
浙江江山人。1922年,被推选为女权运动同盟会浙江支会临时主席。1929年赴美国
密歇根大学攻读教育行政与社会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
暨南大学、
复旦大学教育系任教。1935年2月9日与
熊希龄结婚后辞去大学教职,开展慈善事业。熊希龄病逝后,出任北京
香山慈幼院院长。曾出席印尼雅加达国际禁贩妇孺会议。1949年4月去台湾。1950年4月赴美国,先任旧金山《少年中国报》编辑,后任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研究员。1962年回台湾定居,并执教于实践家政专科学校。1999年10月3日于台北逝世,享年102岁。
人物生平
毛彦文小名月仙,1898 年(光绪二十四年)生于浙江江山。她自幼聪颖好学,学习成绩优良,1914年,17岁的她便由江山西河女子高等小学保送,进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讲习科求学,因品学兼优,被誉为“女师之花”。
翌年暑假,彦文秀才出身的父亲毛华东、母亲朱琼佩由媒妁之言,欲将她下嫁州布店老板方某为妻。因事前毛父已收下男方聘礼,虽然毛彦文想致力求学,竭力反对,父母却一反寒假婚嫁的旧习,决定在暑假突击嫁女。在花轿进门时,毛彦文在同学毛复敏、王亦民的帮助下,趁梳妆时从后门出逃,躲至西山目连洞藏身,使酒宴不欢而散,花轿空抬出门。取得反封建包办婚姻胜利的毛彦文完成了杭州女师的学业之后,自己做主,与尚在清华大学读书的表哥朱君毅订了婚。
1916 年秋,朱君毅赴美国蒙大那州霍布金大学留学。离别时,俩人约定待朱获博士学位归国时再完婚。同年,毛彦文考入浙江吴兴湖郡女校学习英语,与熊希龄夫人
朱其慧的侄女朱曦(小名季儿)同学。湖郡女校是一所由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有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接触到各种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当时一起求学于湖郡女校的同学有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放哨人
王会悟、后来成为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夫人的
张维桢等。这些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女孩每天聚在一起讨论怎样恢复妇女独立自主的人格,怎样冲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与束缚。8月12日,毛彦文出任女权运动同盟会浙江支会临时主席,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为社会瞩目。
1925 年自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先任教于江苏第一中学,后任浙江省民政厅科员及《浙江民报》主笔,主持评论,因文笔犀利,畅所欲言,誉满文坛。
1927年7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系深造。1931 年毛彦文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归国,出任复旦大学训育主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同年8月,毛彦文在熊芷的陪同下,到北京参观了熊希龄呕心沥血创办的香山慈幼院。
1935年2月9日,37岁的毛彦文与曾任北洋政府“名流内阁”阁揆的熊希龄在上海西藏路慕尔堂完婚。
毛彦文与熊希龄结婚后,即襄助熊办理
香山慈幼院教育事业、慈善事业和抗日救亡活动,事无大小,只要是有关慈善教育事业的,莫不注意倾听,悉心协助。她辞去了复且大学训育部主任、暨南大学教授的教职,就任香山慈幼院董事会驻上海事务所主任,实际上主持了香山慈幼院的全面工作。在以后半个多世纪,她的感情深处都时刻关怀着千千万万苦难的儿童。她在儿童教育方面很有创见,在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讲授儿童心理学时座无虚席。
1936年7月,她随熊希龄赴青岛参加第二届全国慈幼大会,并应邀为青年会作了“儿童习惯之养成”的演讲,一时誉满青岛。
1937年夏,毛彦文随熊希龄赴青岛,磋商与青岛市政府合办婴儿园事宜。事毕,“
七七事变”发生,他们无法北返,于是改乘轮船赴沪。
1937年7月19日,她以中国女红十字会会长的身份随熊希龄赴印度尼西亚爪哇(即今之万隆)出席国际远东禁贩妇孺会议。会上她专门介绍了中国慈善救济事业的情况,重点宣传了香山慈幼院创办慈善教育事业的成功实践,揭露了旧中国贩卖妇女、儿童以及上海日本纱厂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和压榨的严重情况,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犯上海,毛彦文与熊希龄住在英租界也时时受敌搔扰,精神痛苦异常。友人纷纷劝他们离沪远避,他们认为“国难当前,余亦国民一分子,应为国家社会稍尽义务,以求其良心之所安”,故决计留沪,与上海红十字会同仁合力办理救护工作,设伤兵医院4所,难民收容所8处,救治伤兵6000余人,收容难民15万人。在炮火纷飞的淞沪抗战前线,人们经常看到一位架着金丝眼镜臂缠红十字袖章的文静女子同一位白髯飘飘的老者日夜出入于受伤军民之中。
1937年12 月13日,南京失守。毛彦文与熊希龄匆匆乘轮赴港,拟转道长沙募捐抗日经费。因同船遇到大批由政府撤退下来的高级官员,大家尽谈战事,都对国家前途悲观失望。熊希龄受刺激太深,加上旅途劳顿,于12月25日突患脑溢血,在香港骤然倒下。
熊希龄骤然逝世,香山慈幼院董事会在上海召开临时会议,议决院长一席,聘毛彦文担任。聘书寄到香港,毛彦文悲痛之余,设法向香港盐务处借贷,将熊希龄暂厝香港华人公墓,方接下这副重担。丧事毕后,毛彦文强忍悲痛,几经周折,孤身一人来到桂林。四处奔波,运筹策划,先后在桂林、柳州设立了幼稚师范学校、柳州小学,收容难童及学生,同时还在柳州、湖南芷江设立了香山慈幼院分院,收流浪孤贫儿童2000余人。之后,毛彦文辗转来到陪都重庆,筹设了四川万县、北泉、自流井、五通桥、成都等5个慈幼院,先后收容孤贫儿童5000多名。这些慈幼院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办得有声有色,深得社会各界赞誉。毛彦文也因此声誉鹊起,1939年2月当选为浙江省参议员,1945年当选为北平市参议员,次年6月于北平当选为“国大代表”。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中国投降。在南京正式签字那天,毛彦文给熊希龄写了一篇催人泪下的祭文,告慰先夫在天之灵。毛彦文于1945年10月返回北平,主持香山慈幼院院务。毛彦文的不懈努力下。到1947年,香山慈幼院校舍基本恢复到战前面貌,师生生活安定,各分校教学亦走上正轨。
1948年下半年她因事离京,1949年4月底本拟飞返北平,飞机中途折返上海,交通中断,因此离开了北平,离开了香山慈幼院。
1950年4 月14日,毛彦文因患肩胛瘤,遵医嘱自香港去美国治疗。病愈后,受聘任美国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961年回台湾定居,并在台湾实践家政专科学校执教11年。
1979年以84岁高龄退休,在台北内湖丽山街私寓安度晚年。
1988年1月11日,她从台北给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专门写了一封信,说先院长葬在香港系暂时,因为那时抗战,交通不便,原拟战事结束,归葬香山,希望有一天能运回香山安葬。在毛彦文的直接过问下,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于1988年12月向中央统战部申请将熊希龄遗骨归葬香山。1989年4月19日,中央统战部办公厅致函北京市民政局表示同意。
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的遗骨终于从香港归葬北京香山北辛村熊家墓园。毛彦文因年事已高,不能亲自前来祭奠先夫亡灵,特请台湾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代表常锡桢代致祭文。
了却了把熊希龄遗骨迁葬香山的夙愿之后, 毛彦文积极支持国内外史学界对熊希龄的研究。她倾囊资助湖南师范大学熊希龄研究室周秋光教授编辑出版了《熊希龄集》(分上、中、下三册,200 万字)、《熊希龄传》、《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等书,同时还与上海书店出版社签订合同,出巨资出版了《熊希龄先生遗稿》(共五卷400万字),资助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熊希龄的《明志阁遗著》(50万字),并关心和支持《香山慈幼院院史》、《忆香慈》等书的出版发行,关心熊希龄故乡凤凰县全面维修熊希龄故居。
在晚年,她常常“心系北京香山与浙江江山,惜老年身体关系不能一亲故土,深以为憾”,日夜“希望国家早日完成统一”。
轶事典故
追求婚姻自由
毛彦文的父亲是秀才出身,继承家业经营布店。在毛彦文七八岁、尚不知婚姻为何物时,父亲就以家长的权威,做主把她的婚事定了。对方是毛彦文从未谋面的、其父生意场上一位朋友的儿子,名叫方国栋。1913年,毛彦文16岁时被保送到杭州女师,方家为此不放心,要提早娶她过门。
毛彦文一方面心里有了表兄朱君毅,另一方面念了几年书后,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在西河女校校长毛咸的启发及朱君毅等人支持下,“预备与父亲斗到底,打一个自以为家庭革命的胜仗”。
1914年,迎亲当天,毛彦文在母亲、四舅等众人的帮助下逃走,后经县知事及乡绅帮忙,解除了婚约,造就了“民国初年破天荒的大新闻”。此事也一时被乡人当做恶例,曾有人写了小说《毛女逃婚记》。谣言蜂起,毛父觉得令家人丢尽面子。
毛彦文的心上人当属表兄朱君毅。像宋朝的大文学家陆游与表妹唐琬及文艺作品中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一样,毛彦文与朱君毅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演绎了一曲表兄妹恋歌。毛彦文自小就崇拜这位表哥,“我对于这位知识丰富、见闻广阔的‘五哥’敬爱有加,认为他是世上最有学问、唯一可靠的人,因之对他事事依赖,步步相随,如果有半天不见,便心烦意乱,莫知所从”。在她的心目中,表哥就是她的一切,“我自幼至青年,二十余年只爱你一人,不,只认识一个男人,这个人是我的上帝,我的生命,我的一切”。
朱君毅以“郎山须水”誓言两人爱情至死不渝,因为江郎山和须水是江山县有名的山水。朱君毅以此盟誓,令毛彦文十分感动。双方父母知道儿女的心意,干脆于1916年7月正式给他们订婚。
两人订婚后,朱君毅从清华大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毛彦文至吴兴县教会办的湖郡女校读书。两个相隔万里的情人约定以“仁、义、礼、智、信”5个字为通信编号,每年用一个字跟数字序号编排,5年用完,朱君毅回国完婚……毛彦文从小养成了给朱君毅写信的习惯,她的文字功底由最初的连不成句,到可以用几十页的文学语言描绘,都受着朱的影响。朱君毅在美读书时,毛彦文的文字已在《晨报》、《京报》这样的大报副刊发表了。这些不远万里飘到大洋彼岸的信,在朱君毅已习以为常,不料却触发了他的同学兼好友吴宓的爱情幻想。这是后话。
毛彦文自由恋爱的特殊之处在于,恋爱的对象是她的表哥。这种表兄妹恋爱乃至结婚的中表婚模式,“不但在中国很普遍,在别的民族里也是一样的”。
1922年,朱君毅回国就任(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教授。为经常见面,毛彦文则由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转至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毛彦文发现,分开6年后,两人思想、见解殊多歧异,虽经常见面,感觉反不如分隔时亲切。尽管如此,她既然从小认定要嫁这个人,便未作他想。可是,一年后,毛彦文突然收到朱君毅的退婚信,退婚理由是:第一,彼此没有真正的爱情;第二,近亲不能结婚;第三,两人性情不合。
这样的理由,毛彦文无法接受。大家自然为毛彦文打抱不平,东吴大学教务长陶行知亲自出面调解,朱君毅的好友吴宓、陈鹤琴等好言相劝,双方家长也赶到南京向朱君毅兴师问罪。这种情况下,朱君毅承认一时冲动,做法欠妥,当着大家的面,把退婚信烧了。
表面看,退婚风波暂时平息,但经此一役,两人关系已由爱生恨。“虽在同一地区,已成路人,断绝往还”。1924年夏,由熊希龄夫人朱其慧女士出面,以中华教育改进社名义在南京召集教育界名流开会商议解除婚约之事。经到场人士见证,并当面诵读条文后,均无异议,由当事人及证人签名盖章成立,婚约宣告解除。
从毛彦文对这件往事的相关回忆来分析,朱君毅的移情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发现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毛彦文,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曾任女权运动同盟会浙江支会临时主席,在社会上交际广泛,十分活跃,已不再是个毫无主见、对自己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小女子了,而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的新女性了。
从朱君毅在美留学期间来信阻止毛彦文给报社投稿来看,朱君毅虽然接受了新式教育,但却并不希望自己有一个才干出众的女友。归国后,在与毛彦文的交往中,他进一步发现,毛彦文竟已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再不盲目接受他的见解。这可能更让他无法接受,故在陈述退婚的理由时,强调两人性格不合,而那句“月仙(毛彦文小名)如此厉害,我怎能驾驭她”,就充分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于是,当毛彦文就读的金女大校长询问此事时,朱君毅答复:“我对择偶的观念改变了,我现在要的是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言外之意是想要找一个既有一定知识,又不大参与社会活动、好驾驭的女子。
1925年,朱君毅与苏州女子、中学生成言真结婚,毛彦文发去的贺电说“须水永清,郎山安在”,这样的爱情结局谁能想到?1963年,朱君毅在上海逝世。1999年,毛彦文在台北逝世。两个为情所伤的人,从解除婚约的那一天起,再未相见,“郎山须水”终成绝响。
与吴宓的往事
吴宓的婚姻和爱情乱七八糟,一塌糊涂。吴宓相亲认识了陈心一,却没看上她,反而看上了她的闺蜜毛彦文。毛彦文当时的男友朱君毅,是吴宓清华读书时的同桌好友。吴宓在拜读毛彦文写给朱君毅的情书时,就被她的才情所打动。吴宓娶了陈心一后,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所爱,不幸福,于是离经叛道,花心成性。几年后,毛彦文被朱君毅抛弃,吴宓心中的爱火重燃了。他公开发表情诗追求毛彦文,甚至抛妻弃子。
可两人的爱情却没有因来之不易而最终瓜熟蒂落。吴宓一方面为终获美人芳心而高兴,一方面又担心婚后会不和谐,患得患失。1931年3月,吴宓赴巴黎进行学术交流。他一反以前温情脉脉的样子,拍电报到美国,措辞强硬地令毛彦文放弃学业,迅速赶往欧洲与之完婚,否则分手。与此同时,他还写信回国,向一位叫贤的女人示爱,又与一位金发女郎打得火热。
毛彦文忍无可忍,嫁给了北洋政府前总理熊希龄。失恋后,吴宓痛苦不堪,大写“忏情诗”一连38首,诗句凄苦悲凉,皆是自怨自艾之作。诗句四处发表后,吴宓不仅没得到别人同情,反而被很多人嘲笑为自作自受。
吴宓教授曾经说过:“予平生所遇之女子,实际上爱之最深且久者,则为海伦。”然而,毛彦文的自传体著作《往事》中却以“有关吴宓先生的一件往事”为题,澄清她与吴宓的感情纠葛,篇幅极小,初觉意外,仔细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是一场吴宓把理想投射到毛彦文身上的“单相思”,在毛彦文那里却根本没有多少“爱情”可言。而且毛彦文清楚地认识到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不宜结合。“吴君是一位文人学者,心地善良,为人拘谨,有正义感,有浓厚的书生气质而兼有几分浪漫气息。”“海伦平凡而有个性,对于中英文学一无根基,且尝过失恋苦果,对于男人失去信心,纵令吴与海伦勉强结合,也许不会幸福,说不定会再闹仳离。海伦绝不能和陈女士那样对吴百般顺从”。
在《往事》结语中,毛彦文温习一生的遭遇,表示只受到两种潜力的推动:一是与
朱君毅的恋爱,一是与
熊希龄的结合。两次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又都留下刻骨铭心的悲痛。她晚年曾对一位来访者说,吴宓是“单方面的”,与她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吴宓有时也能认识到这一点。他在日记中写道,“彦日前曾与胡徵谈,思及与毅之后往事,不胜悲泣缠绵。彦一向实未寻求恋爱婚姻;倘使寻求,则早已结婚矣;又倘使寻求,则理想标准之人选,亦非如宓者。”1946年的日记中也有记载:“宓自思一生爱彦,而彦之感情中,竟不予宓任何地位!”
志趣相投的伴侣
陈尚君写《斯世再无熊希龄》:“熊在袁时期任国务总理,他真正的事业在他退职后才开始。他创办香山慈幼院,将个人所有财产全数捐出,自己每月只支领200元生活费。仅此就可以理解何以留过洋的才女毛彦文不屑书呆子吴宓,三十三岁坚持嫁给六十六岁的熊,仅提一条件,熊必须去须。婚后二年熊逝于香港,毛将其慈善坚持下来。”尽管熊政绩一般,訾议仍有,但能裸捐办慈善,真值得褒扬。
熊希龄,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近代中国为慈善教育事业“裸捐”第一人,他因此还被誉为“慈善之父”、“霖雨苍生”。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出生于湖南凤凰。他天生聪慧,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后被钦点翰林。1913年,他当选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他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
熊希龄创办的北平香山慈幼院,是当时国内唯一最完善,也是最早设立的慈幼教育机构,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
1931 年年8月,毛彦文在熊芷的陪同下,到北京参观了熊希龄呕心沥血创办的香山慈幼院。规模宏大的香慈正式成立于1920年10月,到1930年已进入全盛时期,六个分院改称六校: 一校为蒙养部,专收婴幼儿;二校为小学部;三校为中学部,包括男中学部、女师范部以及后办的幼稚师范学校;四校为职业部(即中等专业学校);五校为职工部(1933年改为技工学校);六校为大学部,专为考入各大学的香慈学生服务。这是一所融婴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和融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实验学园,主要招收家庭困难的孤贫儿童,称正生,费用全由院方负担。据统计,从建院到1948年,共招收孤贫儿童6000余人。解放后,这些香慈学子都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各条战线上的有用之才,不少人还身居要职,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侯镜如、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原邮电部部长王子纲等都是香慈的毕业生。香山慈幼院这一前所未有的新型办学模式,给立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毛彦文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时香慈正大事改革扩充,急需教育人才,熊希龄也自感体力不支,很想物色一个得力的助手和接班人,因毛彦文专修教育,是适合的人选,于是亲自写信给毛彦文,请她前来执教。但毛彦文已事先接受了复旦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的聘书,未允所请。
1934年秋,丧偶鳏居4年的熊希龄由北平到沪,寄寓侄女朱曦家。朱曦出于对姑父晚年生活的关心和事业无人继承的怜悯,加上与毛彦文感情甚笃,决心为他们撮合,遂三番五次到江湾复旦大学说服毛彦文。熊希龄也亲自去江湾访问。骤闻之下,毛彦文惊惶失措,便率直拒绝。熊芷闻讯,虽在孕期,也两次由北平赴沪为父亲助阵。熊芷到沪后,朱曦特意设宴请毛彦文,在座除朱曦夫妇和熊希龄父女外,并无他人。
熊希龄怕毛彦文后悔,经过近半年的交流,终于忍不住向毛彦文摊牌:仆自度年龄已过,而于性情思想则无一不与君相合者、惟仆向以他人幸福为幸福,他人之快乐为快乐,不能私利于己而牺牲于人。倘若真爱其人,虽不利己亦愿视其幸福之约有所托,此与君之考虑正复不谋而合也……望君再三考虑,慎始图终,是所切盼。
张嘉鼎先生在纪念文章中说:熊先生看中毛彦文女士,不光是毛女士的容貌,主要是她有不好虚荣,不尚形式,不好世俗娱乐,而又孝友骨肉,挚爱儿童,坦白直实,立志创办事业等美德。
毛彦文回忆这一过程,其实要简单得多,因为在她这个年龄,需要求得一个好的归宿,她不想再在情感和生活中颠沛流离了:“当时反常心理告诉我,长我几乎一倍的长者,将永不变心,也不会考虑年龄,况且熊氏慈祥体贴,托以终身,不致有中途仳离的危险。”在经历了朱君毅的背叛、吴宓的若即若离后,与熊希龄结婚,在外人看来颇不可思议,在毛彦文的心里,却再顺理成章不过。
毛彦文与熊希龄的婚礼于1935年2月9日在上海西藏路慕尔堂举行(因熊为基督教徒),来宾五百余人,把慕尔堂挤得水泄不通。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毛彦文辞去了教职,迁居北平,专心经营香山慈幼院。
毛彦文如此评价丈夫熊希龄:“秉(熊希龄字秉三)系一极聪敏的人,幼时有神童之称,中年时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民国初建,早期在政府内建树甚多。乃生不逢辰,北洋军阀翻云覆雨,政治混乱,使他满腹经纶,无从发展,因之对宦途灰心,急流勇退,从事教育。秉认为教育为建国之本,而幼儿教育又为教育之基础,故创办香山慈幼院,从救助孤儿开始,用他半生心血,从事此一事业。”
人物评价
龙儒文:她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为之奋斗终生的慈善教育事业,无愧于众多拥戴她的香山慈幼院的萃萃学子。她走得很从容,因为她不仅没有辜负熊希龄当年的重托,恢复和重建了香山慈幼院,而且在熊希龄逝世55年后把他的灵骨从香港迁回北京安葬,并且倾囊资助《熊希龄集》和《熊希龄先生遗稿》的出版。若说还有遗愿未了,那便是她不能在自己有生之年一亲故土,不能亲眼看到海峡两岸的统一,就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出版作品
2007年,毛彦文的自传体著作《
往事》在大陆公开出版,书中记录了她多姿多彩的人生,引领读者走进她丰沛的情感世界,同时为世人提供了极珍贵的个人观点与一手史料。毛彦文传奇人生中的婚恋经历,从勇敢地逃避包办婚姻到与自由恋爱的表兄解除婚约,到被吴宓苦苦追求,再到最后通过同学的介绍嫁于熊希龄,每一段都是时代的缩影。通过了解毛彦文的婚恋经历,我们可以从细微处感受到新旧交替、充满动荡与变化的民国社会的婚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