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如来(梵音名:Mahāvairocana),别名毗卢遮那佛、毗卢杂那佛、朗巴朗增佛,
中国神话中
藏传佛教密宗的最上根本尊佛,金、胎两部
曼荼罗的主尊,密宗核心象征,代表宇宙实相本质与规律,被尊为无上存在,主宰密宗信仰体系,修行者终极追求目标,多结禅定印,结跏趺坐,着装样式丰富,有上身袒露或斜披帛带、下着裙的 “菩萨装”,也有着三角翻领左衽袍服、腰间束带、足蹬鞋或靴的 “俗装”(或 “蕃式”)。
人物设定
外貌特征
身姿:大日如来通常结跏趺坐,身姿端庄威严。如在桑耶寺桑丹林发现的石刻圆雕大日如来造像,双腿结金刚跏趺坐姿,整石竖立后的总高度在100cm左右,两件石雕残件复合还原后坐像通高为130cm左右,基本为真人大小。
手印:常见手印为禅定印或智拳印等。桑耶寺桑丹林的大日如来石刻造像双手施以禅定印,表现出其冥想、入定的状态。
面部:面相圆润丰满,神情慈悲祥和。桑耶寺桑丹林的石刻造像面部保存相对完好,天庭饱满,慈眉细眼,脸颊平滑。
服饰:头戴宝冠,身着佛衣,佩戴璎珞等装饰品。桑耶寺桑丹林的大日如来石刻造像头戴硕大的三叶宝冠,冠叶长度为脸长的两倍,冠叶饰有卷草纹样,正面为偏方形的长冠叶,左右两边为三角形的小冠叶,双耳佩戴连珠装点的大圆耳环,颈部三纹下配有双排连珠项圈,佛衣简洁贴身,仅见褶纹叠压层次清晰的络腋斜挎胸前。
象征物
莲花:常与大日如来相关,象征其清净、纯洁的特质,在许多造像中,大日如来或坐于莲花座上,或周围伴有莲花装饰。
法宝
身口意:大日如来不但象征着宇宙实相的本质与规律,即密宗所说的“空性”,还兼宇宙本体、绝对真理、智慧的最高认识者和引度众生解脱的伟大宣道者于一身。最后两个角色一一智慧的最高体认者和伟大宣道者,尤其具有符号学意义:具有无上智慧的大日如来用整个身体(身口意)宣扬佛法,表明它是一个引导众生解脱的符号发送者。据《大日经》言:“一切除起灭边际不可得,而毗卢遮那一切身业、一切语业、一切意业、一切处、一切时,于有情界宣说真言道句法。”“佛陀法身于如海智慧眷属前,以无生义之语直指。”它还可以化显为无数的化身来宣法,据第二敦珠法王在《藏密佛教史》所言:“处、本师、眷属、法这一切都是从自然本觉性本智任用自成宝藏三身自现大庄严的浩瀚自性中幻化的。”它的教义超越了世间语言符号和分别智可理解的范畴,属于法性大平:“诸如此类以完全超越言语及分别对境的法性大平等一味的形式转妙法轮。”
本领
引度众生:大日如来的教义超越了世间语言符号和分别智可理解的范畴,其智慧的作用是引度众生,具备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的能力,帮助他们超越尘世的困扰,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无上智慧:依据《金刚顶经》等相关经典,大日如来具备法界体性智等无上智慧,能够洞悉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大日如来与四方四佛、四波罗蜜菩萨形成循环生成关系,四波罗蜜菩萨印成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这一智慧使其能洞察一切。
神职
密宗的最上根本尊佛,金、胎两部曼荼罗的主尊:大日如来代表着整个宇宙,其自身便是一个巨大的符号发送者,宇宙万物不仅是其部分,也是其宣法话语与符号的接受者,在密宗中被视为宇宙的核心,其地位等同于宇宙的本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和依据,作为密宗最上根本尊佛,统领着密宗的信仰体系。
形象演变
形象起源
形象变迁
《大日经》将宇宙实相佛格化为根本佛,确立了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一切诸佛菩萨所出之根本及所归之果体,其教义超越了世间语言符号和分别智可理解的范畴。大日如来被描述为 “在于内心而造大日世尊,坐白莲华,首戴发髻,钵咤为裙,上被绡觳,身相金色,周身焰鬓”,象征着宇宙的唯一实相和最高的绝对真理,是物质与精神的本体,生命、万物的本原。
《金刚顶经》同样确立了毗卢遮那佛作为法身佛的地位,构建起金刚界密法系统,使大日如来在密教中的独尊地位得以最终确立。其形象为 “身色如满月,首戴五如来冠,垂纱毅天衣,璎珞严身,光明普照”,进一步强化了大日如来的神圣庄严。
在川青藏交界地区发现了众多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摩崖石刻造像,如青海玉树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摩崖石刻,其藏文题记记载了佛像及经文的雕刻情形,提到 “狗年,浮雕佛像及缮写经文之祈愿等等,为今上赞普赤德松赞君臣、施主及一切众生之故也…… 均回向赞普父子及一切众生,登于无上菩提也”,表明当时大日如来信仰与吐蕃王室及民众的密切关系。
九尊组合如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的造像组合,主要流行于昌都和玉树地区,年代大致为八世纪晚期至九世纪上半叶,其八大菩萨的配置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如玉树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和昌都芒康县嘎托镇是观音和文殊相对配置,昌都仁达是观音和金刚手相对配置,这种差异反映了当地的变通和融合。
后弘初期,般若佛母与十方佛组合图像流行,且常与大日如来、金刚界曼荼罗或其他瑜伽续曼荼罗图像搭配出现,白居寺祖拉康内殿壁画中,出现了四臂般若佛母 + 大日如来 + 十方佛等复杂的图像配置。
人物经历
《大日经》中,具有无上智慧的大日如来用整个身体(身口意)宣扬佛法。“一切除起灭边际不可得,而毗卢遮那一切身业、一切语业、一切意业、一切处、一切时,于有情界宣说真言道句法。”“佛陀法身于如海智慧眷属前,以无生义之语直指。”它还可以化显为无数的化身来宣法。
青海玉树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摩崖石刻的藏文题记讲述,“狗年,浮雕佛像及缮写经文之祈愿等等,为今上赞普赤德松赞君臣、施主及一切众生之故也…… 均回向赞普父子及一切众生,登于无上菩提也”,体现他能带来福报,惠及世间所有生灵,愿他们都能登上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位。
《大唐西域记》记载 “毗卢折那阿罗汉”(毗卢遮那佛)早期依附释迦牟尼佛说法。
内涵分析
慈悲普度:大日如来的教义旨在引导众生摆脱轮回烦恼,获致清净涅槃和真如实相,这一使命体现了其慈悲为怀的核心特质。大日如来作为佛教中的至高存在,其存在的意义便是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人物关系
在许多造像组合中,如青海玉树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摩崖石刻、西藏昌都察雅县香堆镇
仁达摩崖石刻等,大日如来位居中央主尊位置,八大菩萨分列两侧侍立。这种布局体现了大日如来在佛教信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八大菩萨则围绕其周围,协助大日如来共同弘扬佛法、救度众生,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
在三尊组合造像中,大日如来常与
观音菩萨、
金刚手菩萨一同出现。例如四川石渠县洛须 “照阿拉姆” 摩崖石刻等,观音菩萨以其慈悲救苦的特质、金刚手菩萨以其降魔除障的能力,与大日如来共同构成了佛教信仰中救度众生的重要力量组合,他们在弘扬佛法、护持众生的使命中相互配合。
从佛教教义发展来看,佛顶佛的产生与大日如来有着密切的关联。早期佛顶佛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大日如来的影响力而发展起来的,如在一些经典中,尊胜佛顶被视为毗卢遮那如来身,即是三部佛顶身,随着佛教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
人物评价
大日如来的教义超越了世间语言符号和分别智可理解的范畴,属于法性大平:“诸如此类以完全超越言语及分别对境的法性大平等一味的形式转妙法轮。”(《佛教像似符号探究:以大日如来的再现为例》 评)
民间影响
在川青藏交界地区,如青海玉树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摩崖石刻,其成为当地民众信仰的重要寄托。该石刻浮雕九尊佛教造像,原应为一整体雕凿工程,后期为九尊佛教造像建立了殿宇,被当地民众称为大日如来佛堂或文成公主庙(尽管关于文成公主庙的说法存在争议,但足以说明其在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众多信众前来瞻仰、祈福。
衍生作品
人物建筑
在许多佛教寺庙建筑中,大日如来往往处于核心位置。例如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龛内主尊为大日如来,其坐于仰莲束腰须弥座上,周围有迦叶、阿难二弟子侍立,整体布局以大日如来为中心展开。
人物雕塑
川青藏交界地区石刻:在川青藏交界地区发现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摩崖石刻造像。如青海玉树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摩崖石刻,浮雕九尊佛教造像,大日如来居于中央主尊位置,头戴三花冠,后面束有高发髻,身着对襟翻领袍服,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莲座下有一对狮子,其两侧各有四尊菩萨造像。
芒康县嘎托镇摩崖浮雕:西藏芒康县嘎托镇的摩崖浮雕大日如来像也是重要代表,大日如来像居中,高4.95米,双手禅定,神态慈祥,端坐于莲花狮座上,左右侍立8尊菩萨,各分上下两层,造型浑朴生动,展现了早期藏族石雕工艺的高超水平。
云南剑川石窟造像: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的大日如来雕塑,除了上述提到的整体布局和特征外,其佛像的雕刻细节,如双重螺髻、佛衣的纹理、手印的姿态以及头光和身光的装饰等,都展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