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红珍,女,
回族,80后,无党派,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甘肃省平凉市
崆峒区白庙乡白庙村农民,2003年9月创办农民信息之家和百货小超市。
2010年两会期间,毕红珍和王义等10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呼吁国家重视坡耕地改造。这份编号为3673号的建议得到回应,被列为2010年全国人大的十大督办建议。去年8月初,国家7亿元投资开始下达到全国20个省区市的70个县,用于坡耕地的改造,治理
水土流失。毕红珍代表的家乡静宁县农民因此受益。
“今年我在会上还要提重视坡耕地改造的建议,主要是希望国家加大坡改梯的投入力度。因为坡耕地占全国总耕地的五分之一,去年全国启动几十万亩坡耕地改造试点,所占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许多山区老百姓渴望早日能享受到这一政策。”毕红珍代表说。
当问到毕红珍代表是如何了解社情民意的,她表示,主要是靠自己的两条腿,以及
网络。
这些年来,毕红珍代表到平凉各地调研,有些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必须爬到山上才能通上话。遇到这种情况,她还找过
电信部门,请求他们在通讯盲区修建机站,让老百姓能与外面建立联系。
“另外,就是在网上开了个‘农民人大代表毕红珍’的微博,通过与当地
网民的交流了解大家的想法。这段时间,网上给我留言的
网民特别多,我这次带到北京的建议,比如关于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不少就来自和网民的交流。”毕红珍代表说。
毕红珍2010年与他人联名提交的有关对全国坡耕地进行改造的建议成为当年全国人大十大督办建议,国家为此拨款7亿元,在全国20个省、70个县进行坡耕地试点改造。对于她提交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就此开展专题询问。
在毕红珍4年多的人大代表履职经历中,为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她常常走村串乡,调研考察、搜集意见。2012年的两会,毕红珍一如既往地把父老乡亲们的心声带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