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婚族
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
毕婚族(英文:marry-upon-graduation,注意:所有词都用横线连在一起),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
产生背景
生活的转变使得大家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取向上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现实压力与条件下催生出了时下的“毕婚族”、“毕生子”。
毕婚族里大学生们感觉校园恋情相对单纯,功利色彩少,所以深信不疑,还有的女孩拒绝接受就业压力,感觉马上结婚至少能拥有相对平静的生活,作个全职主妇也不错。这种选择不能偏激地去看待,但是不少的女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遵循这种规律走下去,甚至形成了一股潮流风。
我爱你,毕业就领结婚证
失恋总在毕业时,对大学生来说是普遍现象。但近年来,不少大学生恋人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毕业就结婚”,这些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毕婚族”引起了社会的好奇与关注。
有爱情也会有面包
中大毕业生小莫与小郑是同班同学,也是相爱三年的恋人。拿本科毕业证那天,他们赶到了民政局,把结婚证也一同领到手。尽管这个“疯狂”的举动,惹来身边亲友的极大非议,但他们最终还是排除万难,在大学附近的城中村租了房子,安了小家。
虽然小两口毕业前都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但试用期收入加起来不到3000元。除了房租、水电煤气、伙食费、交通费等,已所剩无几。小莫偶尔也会为生活琐碎事和钱的问题,向老公小郑发点小脾气,但毕竟小两口相知相爱,矛盾很快化解了。小郑经常安慰和鼓励小莫:“只要我们夫妻同心,爱情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有迹象显示,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毕婚族”越来越多了,其中女生占绝对主力,一些女大学毕业生把结婚当作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特殊“出路”。
某重点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小徐一毕业就嫁到了深圳。先生家境殷实,大学毕业前夕,已经为小徐在深圳某单位物色了一份“收入高、福利好”的工作。
小徐的同班女同学对她羡慕不已,认为“这样小徐可以少奋斗十年!”女同学普遍认为,尽管现代社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对于传统的中国女性而言,找个“好归宿”还是终极目标。
原因分析
实质原因
对80后“毕婚族”的女性来说,畏惧高龄难嫁是她们早作结婚打算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上海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婚姻对女性继续深造已构成一定影响。不少女大学生纷纷放弃读硕读博的机会,主要是担心高学历妨碍找对象。而常常被媒体曝光的大龄白领女性成婚难的问题,则给很多80后敲响了警钟,让她们产生了“早嫁为妙”的意识。
而对于很多初入职场的女性来说,工作的压力很难平衡。所以,她们选择“早婚”,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回归的安全港。 实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是都市女性“早婚”的又一动因。不少刚踏入社会的女性,工作成就及职位升迁等几乎无从谈起,不如在自己的这段人生磨合期内趁早完成结婚大事,度过磨合期后,再放手干一番事业。
深层原因
在不少专家看来,80后的“早婚”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沈奕斐认为,宽松的成长环境或许是形成80后“早婚”的一大原因。与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后的恋爱环境要比前人好得多,“至少人们不再认为在大学谈恋爱是早恋”。而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已完全摆脱服从分配的历史阶段,大学毕业后可以自主择业,这也使80后的大学恋人们修成正果的比例大大提高。
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凯特·沃斯说过,成熟与否才是维系婚姻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早婚者”往往在结婚时还没有定性,对自身和配偶的认识都很不清楚,对结婚后夫妇双方所需承担的义务也认识不够,对社会较缺乏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除此之外,80后“早婚者”们还面临着独生子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这批“早婚者”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了20多年独苗式的生活,如今要让另外一个人和自己一道成为家庭中心,过举案齐眉的日子,这对他们可能是一种挑战。
女性的早结婚对男性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刚出校门就结婚的女性,择偶对象多为同学、学长或者是学生时代的朋友,而这些男生也一样属于“早婚一族”。他们的事业发展和财富积累刚刚起步,而且缺乏足够的社会和生活经验。
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80后拥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这会使他们的婚姻状况更为民主,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而80后普遍都有较强的个性,婚姻态度的改变使他们对婚姻去留的选择更有心理准备。所以,相对来说,80后的婚姻稳定性值得担忧。
来自职场的资讯表明,大多数跨国企业招聘时会更多地考虑已婚女性,因为这类女性生活稳定,将来不会因为恋爱、结婚、生子等诸多问题影响工作,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作。
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总裁兼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说:“其实跨国公司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在招聘的时候就一直注意着女员工的婚否问题。”因为中国的法律对女员工的福利有很多相关规定,单是婚假产假就要休息100多天,而这段时间公司还要支付员工的工资,这对用工合同一年一签的外企来说,是笔“不划算”的交易。所以,尽管跨国公司在用人政策上不会公开承认,但已婚而又不要孩子的女员工显然更受欢迎。在某些职位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譬如行政、人事、后勤等等,因为这些工作需要稳定性,已婚女性刚好具有这样的特征。
所以,面对职场“逼婚”,很多女性不得不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完成婚姻大事,以顺应职场残酷的生存环境。
面临困扰
“毕婚族”是一个新生群体,由于其主体对象是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毕婚族”在婚姻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必然比其他婚姻群体的对象要多很多。
经济困扰
“毕婚族”也是“月光族”
在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眼中,“钱”是所有问题的“恶源”。同样,经济不能独立,是困扰“毕婚族”婚后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毕婚族”往往都是“月光族”。
小曹夫妻就在“购房”问题上遇到难题。眼看着广州的房价日益高涨,小两口也按捺不住想买房。但银行存折一翻,全部家当不足五位数,还不够买两平方米。他们不得不向双方家人求助“首期”。很多“毕婚族”都有这样的经历。尽管生活上,他们已经脱离了父母,但由于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只能靠刚工作的那点收入来支撑一个家。一旦遇到要花大钱的时候,还是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
家庭生活
“小皇帝”也得做家务
如今的“毕婚族”大都又是独生子女,温室中成长的“小公主”与“小皇帝”走到一起,家务事谁做,是个大问题。协调不好,立即可能爆发家庭“危机”。
“毕婚族”Roy和Connie的小家庭从来不敢轻易接待客人。因为家里除了每星期钟点工来的那一两天是整洁的以外,就似乎没有干净过。Roy经常向母亲“投诉”老婆不会管家;岳母心疼女儿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也埋怨女婿不疼老婆。婚后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了这个“毕婚族”家庭纠纷的导火索。
角色转换
“毕婚族”仍然需适应
有调查显示,过早走入婚姻的大学生们一般都难以一下接受从“未婚”到“已婚”的转变。一方面,他们害怕“已婚”身份遭年轻同事和朋友疏远,很多人在婚后更喜欢参加各自圈子的社交和聚会;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已婚观念的束缚,尤其不希望对方过多地参与其他社交圈子,害怕因此而越走越远。这种心理落差和无法适应的角色转变,导致了少部分“毕婚族”婚姻“中途死亡”。
专家观点
理性看待
有相关专家认为,针对毕婚族,应该适可而止不要绝对化,要因人而异,更要有丰富的人生。其实人生中奋斗固然是相当艰辛的,但是没有必要把这个过程当作洪水猛兽般的看待。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校园里就有了爱情,这种爱情经过几年的考验,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他们完全有理由结婚。
作任何决定前都要认真考虑
中山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认为,80后大学生所面临的毕业与爱情问题在以往的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出现,只是如今社会的恋爱自由度大了,使得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了。这位学者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远距离的恋爱都存在着失败和成功的例子。恋爱本来就因人而异,如何处理爱情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并无定律和经验教训可言,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无论是“大学毕业就分手”的情侣,还是“大学毕业就结婚”的情侣,双方在作出决定前,都要认真考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成熟的心智去面对感情的考验,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个人的工作情绪或生活态度,这样不利于年轻人今后的长远发展。
大学毕业生对待婚姻应慎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周少贤老师认为,大学生对待婚姻应该慎重。因为一个成熟的婚姻需要双方有处理婚姻的能力,处理双方家庭的责任心,以及经济上的独立性。从心理学角度说,双方要有比较稳定的感情基础,能够用合适的沟通模式来处理差距和分歧才具备结婚的条件。
毕业后不管是结婚还是就业,男性和女性首先应在精神、人格上保持独立,并事先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奋斗,盲目地把未来“押宝”在他人身上,只怕输多赢少。
结论:结婚不宜过早
专家建议结婚还是不宜过早。在22、23岁的时候,应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事业上,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规划,待到思想相对成熟的时候再结婚,不失为一种对婚姻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总之,在结婚之前,要尽量多交往一段时间,确定双方是否适合牵手一辈子。
网友心声
婚姻不是恋爱,只讲浪漫不接地气,每天都要面对柴米油盐。我和她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几乎都不做家务,也不会烧菜做饭,而婚后这一切都需要自己来。——一对90后的“毕婚族”
在旁人眼中,我们“毕婚族”对待婚姻有热情、有冲动,十分浪漫,这不假,但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不易。初入社会,生活阅历几乎为零,工作压力不可避免,难以分心照顾家庭;而且经济上也没有积累,经常捉襟见肘,负担一个家比较困难。不如再等两年,等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了再结婚。这时,便不会像我们这样狼狈。换句话说,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感情固然最重要,但面包也不可或缺。——一对90后的“毕婚族”
如果让我再重新选择一次,我会更为理性,不愿再做“毕婚族”!——一对90后的“毕婚族”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1 15:45
目录
概述
产生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