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系谱学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比较文学系谱学》是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向远。本书建立起了一个比较文学学术理论系谱,并在这一系谱中对中国比较文学做了定性与定位,对系谱中的有关流派、代表人物、理论主张、著述成果等,做了独到的分析评论。
内容简介
在《比较文学系谱学》描述的系谱中,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偶发性的“文学比较”,为历史积淀期;第二个阶段是近代欧洲的“比较文学批评”,为学科先声期;第三个阶段由“比较文学批评”转换为“比较文学研究”,由此走向学科化阶段。学科化阶段的比较文学渐次形成了三种学术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法国学派的“国际文学交流史研究”即“文学史研究”,第二种形态是美国学派和苏联学派以理论建构为主要宗旨的“文艺学”形态,第三种形态是中国的“跨文化诗学”。“跨文化诗学”这一形态超越了学派的畛域,摆脱了此前比较文学各学派中的历史性与审美性、文化视野与文本诗学的背离,将比较文学由一种西方的学术形态与话语方式,转换为一种东西方共有的话语方式与学术形态,使比较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人,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中曰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及各种单行本著作18种(含合著4种),发表论文120余篇。
编辑推荐
《比较文学文库》是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丛书》之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组编的又一套学科建设丛书。《比较文学文库》的基本宗旨,是进一步立足学科,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陆续出版一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性著作,包括专著、译著、工具书等,为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做出贡献。
目录
序(谢天振)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积淀:古代朴素的文学比较
一、古代欧洲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二、古代阿拉伯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三、古代中国人与印度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四、古代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国际视野与比较意识
第二章 学科先声:近代“比较文学批评”和“世界文学观”的形成
一、欧洲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的比较文学批评
二、欧洲浪漫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批评
三、近代亚洲的比较文学批评
四、“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三章 学理基础:历史哲学、文化人类学与比较神话故事学
一、历史哲学为比较文学提供了理论参照
二、文化人类学为比较文学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比较神话学是渊源学、主题学研究的最初形态
四、文化传播学派及比较故事学开传播研究之先路
第四章 学科成立:理论建构与学派形成
一、比较文学“学院化”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展开
二、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与学科理论的初步建构
三、维谢洛夫斯基与俄罗斯的“历史诗学
四、梵·第根与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完成
第五章 学科更新:美国学派的崛起与学科理论的重构
一、韦勒克对法国学派的挑战及美国学派的崛起
二、美国学派的三重突破
三、艾田伯与法国学派的终结
四、苏联“比较文艺学”的独特立场
第六章 学术东渐: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较文学
一、近代日本对波斯奈特比较文学理论的借鉴
二、现代日本对法国、美国两学派理论方法的引入与消化
三、蒙、韩、印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比较文学及其特色
第七章 跨文化诗学:中国比较文学及其理论特色
一、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心移至中国
二、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三、分支学科的理论开拓及研究范式的形成
四、“跨文化诗学”:中国比较文学的形态与特色
后记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6:5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