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粘度
物理量
比粘度首先是一个物理量,是单位体积的液体的静态粘度。后来衍伸到医学等领域,在静态粘度的条件下增加了相对当量的概念。
简介
比粘度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在很多方面都能用到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液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液体的粘性。其特点是:只有在流动时液体才表现出粘性,静止液体(液体质点间没有相对运动的液体)是不呈现粘性的。
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有三种:
①绝对粘度η,其单位(量纲)为帕·秒——Pa-s,1Pa-s=1N-SAIl20
运动粘度ν,这是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因该单位太大,故实际中习惯用厘斯cSt(1cSt=10-2cm2/,1m2/s=106cSt=104St)(斯,1St=1cm2/s)。
③相对粘度(条件粘度)。我国、前苏联、德国采用的是恩氏粘度E;美国用赛氏粘度SSU;英国用雷氏粘度R(或Re·1)。
医学用处
正常值
低切男:14~20女:12~21
临床意义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化学用处
化验名称:血浆比粘度正常值:1.64~1.78
化验结果意义: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化验取材:
血液化验方法:血液流变指标检测化验
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
类别二: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相关出处:《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生物学用处
中文名称:血浆比粘度
临床意义:血粘度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先心病、慢性肺心病、严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疾患、肿瘤、血液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硬皮病、创伤、骨折、烧伤、休克等。
血粘度降低:
a.病理性上消化道出血、鼻衄、脑出血、出血性紫癜、肝硬化腹水、尿素症、急性白血病、妇女功能性出血。
b.生理性:妇女经期、妊娠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09:07
目录
概述
简介
表示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