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草
母草科母草属植物
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 (L.) F. Muell)是母草科母草属的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0-20厘米,常铺散成密丛,多分枝,枝弯曲上升,微方形有深沟纹;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浅钝锯齿;花单生于叶腋或在茎枝之顶成极短的总状花序,花萼坛状,齿三角状卵形,花冠紫色,上唇直立,卵形钝头;蒴果椭圆形;种子近球形,浅黄褐色;花、果期全年。
形态特征
草本,根须状;高10-20厘米,常铺散成密丛,多分枝,枝弯曲上升,微方形有深沟纹,无毛。叶柄长1-8毫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毫米,宽5-11毫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浅钝锯齿,上面近于无毛,下面沿叶脉有稀疏柔毛或近于无毛。
花单生于叶腋或在茎枝之顶成极短的总状花序,花梗细弱,长5-22毫米,有沟纹,近于无毛;花萼坛状,长3-5毫米,成腹面较深,而侧、背均开裂较浅的5齿,齿三角状卵形,中肋明显,外面有稀疏粗毛;花冠紫色,长5-8毫米,管略长于萼,上唇直立,卵形,钝头,有时2浅裂,下唇3裂,中间裂片较大,仅稍长于上唇;雄蕊4,全育,2强;花柱常早落。蒴果椭圆形,与宿萼近等长;种子近球形,浅黄褐色,有明显的蜂窝状瘤突。花、果期全年。
产地生境
母草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苏、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地,热带和亚热带的国家亦有分布,常生于海拔50-450m的田边、草地、路边等低湿处。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母草味苦、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止痢、通经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湿热泻痢、消化不良、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痈疖肿毒、胃癌、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状。其偶尔作茶饮、精力汤,也可用于煮瘦肉汤。
化学成分
全草含山梨糖(sorbose),葡萄糖(glucose),半胱氨酸(cysteine),谷氨酸(gluctamic acid),蛋氨酸(methionine)等。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考证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急、慢性菌痢,肠炎,痈疖疔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湎,1~3钱(鲜者1~2两);研未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
治急性泻痢或伴发热:母草一两,甘葛五钱,马齿苋、陈茶叶各适量同炒,煎服。(《庐山中草药》)
治慢性菌痢:鲜母草二至三两,鲜凤尾草、鲜野苋菜各一两。水煎,分二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慢性肾炎:母草二两,鲜马齿苋三斤,酒二斤。浸三天后启用,每服十五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药手册》)
治疖肿:母草和食盐少许(溃疡加白糖少许),捣烂敷患处。(《庐山中草药》)
各家论述: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肖化不良,蛇咬伤。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删》:治感冒,肝炎,肾炎水肿,痈疮,疔毒。
《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乳痈,胃痛。
防治方法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人工防治
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机械防治
结合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化学防除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方法进行除草。
参考资料
母草.植物智.
母草.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母草.中国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