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国光(1931年1月22日-2012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家,生于辽宁锦西,南开大学教授。
人物生平
1931年1月22日,母国光出生于辽宁省锦西市。
1944年,母国光以锦州考区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锦州第二国民高等学校,成绩名列全校第一。
1945年秋,母国光到沈阳中法中学读初二。
1946年,母国光被破格提前升入高中。
1947年,母国光转入北京盛新中学。
1949年,母国光考入北洋大学(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物理系,后经院系调整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
1952年,母国光从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1959年晋升)、副教授(1978年晋升)、教授(1983年晋升)。
1954年,校领导派母国光去了刚成立的光学教研室,23岁的他在学了四年物理后开始接触光学。
1956年—1957年,母国光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仪器所进修应用光学。
1959年,母国光兼任南开大学光学教研室主任。
1975年,母国光带领年轻教师和10多名学生到西安光机所进行毕业实习近半年。
1980年3月—1981年6月,母国光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和阿拉巴玛大学研修,任兼职教授和访问教授。
1982年,母国光担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副主任。
1984年,母国光担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同年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1985年,母国光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兼光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1995年,母国光担任南开大学第五任校长、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并兼中国科学院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7年—2000年,母国光连续三次当选大学国际联合会(IAU)常务理事。
1990年,母国光入选美国光学学会Fellow,兼该会国际顾问。
1991年,母国光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
1992年,在母国光的主持下,制定了《南开大学事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3年,母国光当选为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副会长。
1994年,母国光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5年5月,母国光主持并完成了南开大学进入国家教委第一批“211工程”的立项预审。8月,他卸任校长后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并以现代光学研究所为基础,营造为21世纪培养新一代光学人才的基地。
1998年,母国光主持了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在中国的首次专题会议。
2003年,母国光受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关于“科学教育改革”的咨询课题的工作。
2005年,母国光在长春主持召开了国际光学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
2012年4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的研究。在白光光学图象处理、光学模式识别、机器视觉、褪色胶片的彩色恢复、彩色胶片的档案存贮、黑白片作彩色摄影和显示、菲涅尔全息和串码滤波的三维目标的识别、假彩色编码以及光学神经网络模式及其在识别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都提出重要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发展了现代光学信息处理学科。设计并研制出多种新型光学仪器和器件,如“白光光学图象处理系统”、“彩色电视显象管涂屏用的光学校正镜”、“防空预警雷达信号的光学投影系统”、“锥轴深椭球冷反光镜”等。
截至2012年4月,母国光发表著作6部,学术论文150多篇。
截至2012年4月,母国光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光华科技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人才培养
。
1952年母国光大学毕业留南开大学工作后,他开始从事光学教学工作,开设光学实验课,1957年开始主讲《光学》和《应用光学》课,1979年后为硕士研究生主讲《光学信息处理和全息术》课,为博士生讲授《现代工程光学》课。
截至2012年4月,母国光一共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母国光是中国早期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光学仪器研究工作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祖国的教育和科学园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意气风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硕果累累。他走上南开大学校长和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等重要领导岗位后,立足南开,面向社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南开大学和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光学事业辛勤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南开大学评)
后世纪念
2012年4月16日上午10时,母国光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市北仓殡仪馆仙苑厅举行。
参考资料
母国光.凤凰资讯.2012\u5e7404\u670820\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