毂击
汉语词语
毂击,读音为gǔ jī ,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战国齐人令车交驰,以毂相击为乐的一种活动;又指车子来往,其毂相击。
解释
(1)指战国齐人令车交驰,以毂相击为乐的一种活动;又指车子来往,其毂相击。(2)形容交往频繁。
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二》:“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
明·陈继儒《枕谭·毂击》:“苏秦称临淄﹝涂﹞中,车毂击以为盛。其义何居?按《乐府》云,齐人本好毂击相犯以为乐也。”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贵人之家,云行於涂,毂击於道。”
《汉书·匈奴传下》:“虽智者劳心於内,辩者毂击於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颜师古注:“言使车交驰,其毂相击也。”
南朝·梁·何逊《拟轻薄篇》:“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宋·苏轼《和陶诗·和咏二疏》:“世途方毂击,谁肯行此路。”
参考资料
毂击.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0-06-23 00:35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