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鉴不远(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是一则来源于文学作品的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
诗经·
大雅·荡》。
在殷商之前,便是夏朝。以治水闻名古今的夏禹,是夏朝的第一任君王。夏禹属于我国传说中上古时代著名的圣王之一。然而夏代末期的一个君王夏桀,却暴虐荒淫没有尺度。因而商汤起义,将夏朝消灭,改国号为商,商汤便做了商代的首任君王。商汤同样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圣王,然而商代传到末期,也跟着逐渐腐败,逐渐失去了先王的风范。当时作为西部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曾经满怀一片好心,对之提出过极为诚恳的劝戒,然而却惨遭陷害。最终商朝被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所灭。
周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个国王。他在位时,对内横征暴敛,垄断了社会财富和资源,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对外,南征荆楚,北防游牧部落,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矛盾重重。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派人监视公开指责的人,一旦发现就立即处死。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彼此只能用眼晴互相望一望而已。召公上朝进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住人们的口,要比堵住河里的水更厉害。水积多了,一旦决口,造成的伤害一定更大;不让民众说话,也是这个理儿。所以,治理民众就像治理河流一样,只能疏导,不能堵塞。周厉王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为所欲为,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没过几年,民众忍无可忍发生了暴动,袭击周厉王,他仓皇出逃,死于外地。这就是《诗经·大雅·荡》的历史背景,该诗作者借用周武王的口谴责昏君,诅咒暴政,大骂商纣王,实际是在抨击周厉王。“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实际上也就是“周鉴不远,在殷后之世”。国家覆亡的教训并不远,对于商来说,是夏桀,对于周来说,就是殷纣!
殷商的教训不用往远处去找,恰好就在夏桀那一代。夏朝的消亡,理应作为殷商的鉴戒。然而殷商的末代君王商纣不听忠告,不吸取前代的教训,最终导致亡国。成语告诉人们,应该积极吸取前人的教训,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唐·
吴兢《贞观政要·安边》:“晋代有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贞观中直谏者不止魏徽》:“此当时君臣动色相戒,皆由殷鉴不远,警于目而惕于心,故臣以进言为忠,君以听言为急。”
姚雪垠《李自成》:“宋与金的历史,对崇祯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中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无能懦弱的君主。”
“殷鉴不远”与“引以为戒”意义相近,两者都有拿别人所犯下的错误当作自己做事情的教训,避免犯下前人所犯错误的意思。区别在于“殷鉴不远”强调的是前人所犯下的错误自己拿来作为警戒;而“引以为戒”还可以指身边人所犯下的错误被自己知道,从而避免自己重蹈覆辙。“引以为戒”比“殷鉴不远”的使用范围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