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庙村多孙姓,系明初迁居于此,此外有部分李姓、高姓、张姓、韦姓、蔡姓居民,村因商汤名相伊尹墓而得名。村内居民在改革开放以前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麦冬和一些经济蔬菜为生。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和高速发展的经济,村内一部分人通过淘宝做表演服饰,涌现了一批淘宝致富带头人,18年,被评为中国淘宝村。目前在互联网+乡村创新模式下,殷庙村努力打造淘宝+为村+特色旅游村规划,工作重点利用互联网为村平台传播推广伊尹文化方面的工作,把伊尹故里这个靓丽的名片推广出去,走进千家万户。一部分人通过养殖迅速富了起来。目前村内有中型养猪场养鸡场若干,服装厂一个。虽然规模都不是很大,但却为多数人做了表率。目前,村内前后两条主街道以及多个叉街道都修成柏油马路,村庄最西边的“元圣祠”的旁边更是修通了一条与县迎宾大道衔接的八车道道路,不仅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更是为殷庙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而“元圣祠”的另一边则是高速公路,在距离殷庙村2公里处便是高速路的入口,无论是长途运输还是旅行都是极其方便。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殷庙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和支持下办起了多项娱乐活动,不仅在新建的村委会前购买修建了诸多的健身器材,并且还有了自己的秧歌队和舞蹈队。傍晚人们可以自愿的进行参加扭秧歌或者跳舞进行锻炼身体,此外秧歌队还应邀去有红白喜事的村庄活城市进行表演且收入可观,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又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殷庙村地处平原,除了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村外是大片大片方正的平原土地,或碧绿,或缤纷,或金黄,或雪白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村内村民相安无事,热情好客。村民饮食以面食为主,各家饭菜虽然不免五谷杂粮,田园时蔬但却有自家的与众不同。多年来,村民凭借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朴实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并涌现出一大批模范带头人。青年和孩子好学上进多数走出村庄去外面见识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且富不忘本,为家乡的建设尽心尽力。
1.伊尹,名挚,生于伊水,活动于公元前16世纪,辅佐
商汤灭夏建商。汤王死后,太甲继位为王。据《史记》述:太甲继承王位后,伊尹尽心尽职,辅佐太甲。教他分辨是非,治理国家,还讲述法律制度,教育太甲按规矩办事,给他讲历史上贤君的故事,希望他做个贤德的君王。太甲开始还听得下去,渐渐就忘乎所以。他无视法规制度,一意孤行,听不进伊尹规劝。伊尹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把太甲送到汤墓附近的桐宫反省,自理朝政,伊尹理政之余,常去训教太甲,太甲住在桐宫,渐有悔过之意,三年后,伊尹知道他确实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便亲自携带商王的冠冕衣服,到桐宫迎接太甲再登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太甲接受了教训,勤政修德,体察民情,按章办事,把商朝治理得繁荣昌盛,各诸侯国均来朝拜,百姓也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为了表彰太甲的功绩,伊尹作《太甲训》三篇,传于后世。伊尹不但是政治家,还是发明家。史载汤时大旱,伊尹教民打井灌田。商之前,人们有病靠嚼食中草药疗治,伊尹教民切碎中草药,用陶器煎煮后,服用药液,后世称为“汤液疗法”,这既增强疗效,又减轻毒性,成为几千年来中药的主要剂型。
太甲在位33年,死后被谥为太宗。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后,伊尹年老退出政界,享年百岁去世,沃丁以天子礼葬伊尹于亳东。世代与商王一样祭祀,墓前建祠称元圣祠。明代,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重修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当地世称殷庙,尊伊尹为殷爷。
2.相传,元圣祠后的大墓是埋葬的是伊尹的妻子。曾经有一双姐妹外出干活,因下雨而在“元圣祠”躲避,姐妹俩无聊之余便用自己手中装东西的篮子朝伊尹的神像套去,嘴里还念着“套到伊尹的脖就给伊尹做老婆”结果妹妹却真的套到了伊尹神像的脖子,当时姐妹俩也没在意。晚上回家后便有仙神之曲响起,妹妹在睡梦中被迎往仙界,留下的躯体便埋在“元圣祠”后边的大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