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表
计算机领域术语
在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每个进程或程序都有一个或多个逻辑段,为使程序或称进程能正常运行,亦即,能从物理内存中找出每个逻辑段所对应的位置,在系统中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映射表,简称段表,段表记录了进程中每一个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又称为 “基址” )、段号和段的长度。
发展历程
如果说推动存储管理方式从固定分区到动态分区分配,进而又发展到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内存利用率,那么,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程序员)在编程和使用上多方面的要求。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例如,有主程序段 MAIN、子程序段 X、数据段 D 及栈段 S 等。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实现简单起见,通常可用一个段号来代替段名,每个段都从 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因而各段长度不等。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由于是分成多个段,因而是二维的,亦即,其逻辑地址由段号(段名)和段内地址所组成。
段表引入主要在内存中找到每个逻辑段所对应的位置,每个段在段表都有一个表项,记录了该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又称为 “基址” )和段的长度。起始地址是指逻辑地址映射到内存起始地址,段长是指段的长度,可以检查地址是否越界。
分段存储管理
分段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按程序的逻辑结构,以段为单位划分,各个段的长度因程序而异。为了说明逻辑段的各种属性,系统为每一个段建立一个段表(驻留在内存),记录段的若干信息,如段号、段起点、段长度和段装入情况等。CPU通过访问段表,判断该段是否已调入主存,并完成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
逻辑地址由段号S和段内地址W组成,段号S相当于逻辑段的段名,它表示该逻辑段的起始地址。在进行地址转换时,操作系统用S检索段表,段表中记录的信息1表明该段已调入主存,b是S段装入主存的起始地址,因此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为b+W。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由于段的分界与程序的自然分界相对应,所以具有逻辑独立性,易于程序的编译、管理、修改和保护,也便于多道程序共享。但是,因为段的长度参差不齐,起点和终点不定,给主存空间分配带来了麻烦,容易在段间留下不能利用的“零头”,造成浪费。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
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和程序员的下述一系列需要:
1) 方便编程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是从 0 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因此,希望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例如,下述的两条指令便是使用段名和段内地址:
LOAD 1,[A] |〈D〉 ;
STORE 1,[B] |〈C〉 ;
其中,前一条指令的含义是将分段 A 中 D 单元内的值读入寄存器 1;后一条指令的含义是将寄存器 1 的内容存入 B 分段的 C 单元中。
2) 信息共享在实现对程序和数据的共享时,是以信息的逻辑单位为基础的。比如,共享某个例程和函数。分页系统中的“页”只是存放信息的物理单位(块),并无完整的意义,不便于实现共享;然而段却是信息的逻辑单位。由此可知,为了实现段的共享,希望存储管理能与用户程序分段的组织方式相适应。
3) 信息保护
信息保护同样是对信息的逻辑单位进行保护,因此,分段管理方式能更有效和方便地实现信息保护功能。
4) 动态增长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有些段,特别是数据段,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增长,而事先又无法确切地知道数据段会增长到多大。前述的其它几种存储管理方式,都难以应付这种动态增长的情况,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5) 动态链接
动态链接是指在作业运行之前,并不把几个目标程序段链接起来。要运行时,先将主程序所对应的目标程序装入内存并启动运行, 当运行过程中又需要调用某段时, 才将该段(目标程序)调入内存并进行链接。可见,动态链接也要求以段作为管理的单位。
地址变换机构
为了实现从进程的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的变换功能,在系统中设置了段表寄存器,用于存放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 TL。在进行地址变换时,系统将逻辑地址中的段号与段表长度TL 进行比较。若 S>TL,表示段号太大,是访问越界,于是产生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根据段表的始址和该段的段号,计算出该段对应段表项的位置,从中读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然后,再检查段内地址 d 是否超过该段的段长 SL。若超过,即 d>SL,同样发出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将该段的基址 d 与段内地址相加,即可得到要访问的内存物理地址。
像分页系统一样,当段表放在内存中时,每要访问一个数据,都须访问两次内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的速率。解决的方法也和分页系统类似,再增设一个联想存储器,用于保存最近常用的段表项。由于一般情况是段比页大,因而段表项的数目比页表项的数目少,其所需的联想存储器也相对较小,便可以显著地减少存取数据的时间,比起没有地址变换的常规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来仅慢约 10%~1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18:06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