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图》是明代画家
吴伟创作的一幅纸本工笔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画面为女伎武陵春低头沉思,后一石案上放有笔砚书琴。
本幅无作者款识。
此画共钤印36方。其中钤“小仙”、“次翁”印2方。引首近代溥儒书:“武陵春色,大千先生命题。溥儒。”钤“旧王孙”、“溥儒之印”印2方。本幅有清洞径居士题句,钤张大千“不负古人告后人”、“大千好梦”等鉴藏印共6方。后幅有明徐霖书“武陵春传”,近、当代叶恭绰、吴湖帆、向迪宗、罗惇暖、顾飞、溥儒、吴定山、谢稚柳等10家题记。
创作背景
吴伟在江南时,常常以饮酒狎妓遣释郁闷的心境,对青楼女子的生活有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和了解。“武陵春”是当时江南的名妓,原名齐慧贞,自幼喜读书,且能谱曲。相传她与傅生相爱,后傅生入狱,她倾其资财营救不得,竟忧伤成疾而死。当吴伟听说了“武陵春”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之后,也为之深深感动,遂挥笔作此《武陵春图》卷,以示对武陵春的同情与敬仰。
艺术鉴赏
主题
该图一具石案,一株疏梅和案上的文具,衬托出主人公的生活情操,武陵春是一才女,自幼喜读书,善鼓琴,自能谱曲。这些简陋的陈设,烘托出她的高尚情操和不幸的遭遇。画家以朴素淡雅的勾描手法,描绘出在封建道德践踏下,至死忠于爱情的下层女子的悲剧遭遇,表达了对其不幸的身世和遭遇的深切同情,从这里亦可以看出画家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形象瞬息变化,如武陵春微微低着头,凝眸的双目,眉宇间的忧郁,沉浸在哀惋不平的诗思中。
技法
该图人物表情平淡,相貌庄衣着素雅,该画中的人物主要用的是白描手法勾,细腻匀称。人物的衣纹流畅,神态自然,景物配置恰当得体,整体画面和谐生动。
此图的背景和陈设很简练,使主题突出,石案、盆景和案上陈设等物造型准确,质感很强。在画法上,纯以白描勾勒,图中的人物、衣纹均以行云流水、舒展自如的线条画成,类兰叶描。
名家点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袁宝林:吴伟在这幅画上表现出对封建社会践踏下坚持真挚爱情的纯洁女性的深切同情,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画家的生活理想和民主精神。从技法上看,如果把这幅画和他在二十六岁时完成的《
铁笛图》相比,则两画虽然都属工细一体,而此画显得更加流畅秀润、风神隽爽。
历史传承
《武陵春图》在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姜绍书《无声诗史》、徐沁《明画录》、王肯堂《郁冈斋笔尘》,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著录。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2017年8月25日—11月19日,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武陵春图》在其中展出。
作者简介
吴伟(1459—1508),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令湖北武汉)人,流寓金陵,二十岁时便开始成名了。明宪宗时,吴伟受召入宫,为锦衣镇抚,待诏仁智殿。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赐“画状元”印。长期的朝廷生活,使他深感被束缚,于是他称病南返,在南京秦淮河畔定居,吴伟50岁时,武宗在位,又召其入寓,但他还没有上路,便醉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