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公办高校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53年3月,原长江航运管理局决定,在湖南城陵矶利用原海关的三处旧址创办了长航干部训练班。
1956年,长江航运管理局党委决定将长航干部训练班扩建为长航干部学校。
1957年4月,从城陵矶迁入武昌喻家湖(现学院路校区)。
1958年,长航干部学校与武汉河运工人技术学校合并,成立长江航运学校。
1960年,学校升格为长江航运大学。
1961年,撤销长江航运大学,干校和技校分开,恢复长江航运学校。
1969年,长航军管会宣布撤销长江航运学校,全体教职工下放到沙洋劳改农场,编为沙洋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
1973年,经上级批准,在长江航运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长航党校。
1984年3月,经交通部批准,教育部备案,将长航党校改建为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8月,经交通部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1990年3月,经长航局党委批准,恢复长航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0年,交通部决定,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与长江航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1991年6月,两校正式合并,成立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2000年,由交通部划转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2001年至2006年,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联合办本科教育。
1973年6月,根据交通部(73)委人字248号文件批复,在改建原长航河运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69年,长航河运技工学校全体教职工下放到沙洋劳改农场,编为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
1973年6月29日,在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部分旧址上(现三层楼校区),成立了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99年1月1日,原长航职专(原长航七中、长航职高)并入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99年至2002年,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办高等职业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10月,划归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合并建校
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经教育部同意,由原交通部所属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正式合并组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07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迁至洪山区黄家湖大学城红霞村(现校区)。
2013年11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举行了建校60周年校庆。
2015年7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地方院校。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3年9月12日,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秘书处设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24年11月29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双河分院正式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高职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741人,其中专任教师617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62.3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32.96%。学校建有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拥有“湖北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称号6人、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省部级称号15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示范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项目ASEP示范教学中心;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2023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20-2021学年,学校产业学院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公开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期刊论文2篇,其中高质量论文4篇,一般论文近3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近20项,共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64万元。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立项湖北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组织开展的“院士专家企业行”项目40项;学校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连续多年突破千万元(2023年突破2052万元),2023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0556亿元。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成立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获批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湖北省科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科协、湖北省机械工程协会高教专委会。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电子图书1401112册,电子期刊23704册,数据库6个。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原名《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学报于1988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每期都有“长江航运研究”“交通行业管理”“高职教育研究”等专栏或专题文章。2005年,学报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十佳学报”;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高校学报”;2011年,被评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2005-2012年,连续八年四届获评“湖北省优秀期刊”;2014年,获评“湖北省精品期刊”;2015年获湖北省精品期刊奖。
合作交流
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上海通用、马士基、鑫裕盛、武汉地铁、武昌船舶重工、富士康、1号店、中国国旅、中国平安、中建三局、武汉电信、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富山河装饰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双环传动学院”、与武汉江南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江南美装饰设计学院”、与武汉璐丝商贸有限公司共建“创意设计工作室”。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武汉地铁集团、华中科技园等30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别与德国萨克森州经济教育协会、挪威西富尔德高等学院海洋研究学院、印度SRM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台湾大华技术学院南开科技大学环球科技大学亚太创意技术学院万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台湾首府大学修平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书;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举办中外校际项目,积极向英方申请BTEC—HND教育中心项目;与新加坡海员公会合作开办CADETSPLUS培训班。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开发了8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专业和课程标准,并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如SGAVE项目、中马合作办学项目、中欧专硕连读项目等;此外,学校还与森大集团等企业共建中国海外实习基地,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培训。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自强不息,明志高远
释义:号召广大师生面对挑战,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展现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倡导广大师生做人做事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和志存高远的理想抱负。
和谐、务实、创新、卓越
释义:培育和形成全体师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拼搏意识、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努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
修身、笃志、匠心、仁爱
释义:要求全体教师“正师德,立师志,强师技,铸师魂”,争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乐学、敏思、尚能、践行
释义:要求全体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尊崇技术技能,善于将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引导学生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当代大学生。
水韵
释义:学校一直位居“江之滨,湖之畔”,与水结缘。“水韵”契合了学校“因水而生、依水而建、寄水而兴“的“水运”历史沿革;体现了学校办学历史进程中“坚韧、包容、齐心、智慧、灵活、奉献”的精神品质;彰显了学校在新时代不断超越、勇争上游的目标追求。
形象标识
校徽由圆形火车概念图形、学校中英文名称及英文字母“w”组成。
校旗图案由校徽和中文校名组成,位于旗面中间位置。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成立社团71个,其中实践类14个、文体类23个、科创类25个、艺术类9个;有社员人数总计5630人;曾举办“水韵杯”英语演讲比赛、show手工艺协会开展的“建党一百周年”手工比赛、艺芽话剧社举办的“艺样年华,梦想初芽”话剧专场活动以及新鑫演讲与口才协会举办的“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主题朗诵比赛等活动。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一直位居“江之滨,湖之畔”,与水结缘。“水韵”契合了学校“因水而生、沂水而建、寄水而兴”的“水运”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