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断
词汇
武断,读音是wǔ duàn,汉语
词语
,原指以权势
断定
是非曲直,后指没有根据、只凭自己的想象作
判断
。
解释
出处
1.古代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直
《
史记·平准书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司马贞
索隐
:“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唐·
元稹
《
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
》:“州里行信让之风,乡曲除武断之患。”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邑人赵阎罗,原漏网之巨盗,武断一乡。”
唐·
刘禹锡
《
祭虢州杨庶子文
》:“比阳布和,战地尽辟;寿春武断,奸吏夺魄。”
2.现代指只凭主观作判断,无据、片面
《
儿女英雄传
》第三一回:“那著书的既不曾秉笔直书,我说书的便无从悬空武断。”
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我们中国的女界,对于这世界的妇人问题,有点兴趣没有,我可不敢武断。”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
吾以
古文称《
尔雅
》,鲜不疑吾为武断,为狂诞;吾岂无以自信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名字》:“有时也自己想:这实在太武断,太刚愎自用了。”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第一场:“非常傲慢和武断,是不是?”
日常说法:“我对此事知之不详,不敢武断”。“这样作决定,未免太武断了”。
参考资料
资料
.汉典.
武断
.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4:18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