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放棹图
元朝时期文物
《武夷放棹图》是元朝方从义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画面右侧一峰高耸,奇峰突起,溪润幽深,登山俯视,众山皆小。峰下一叶小舟在山涧徐徐划行,岸上怪石嶙峋,林木丛生其间。图中山石林木,均以草书笔法勾勒,笔墨浓润,酣畅淋漓,山体则用纵向长线条皴染,以增其峻险高耸之感。
本幅右上隶书题名:“武夷放棹”。左侧自识:“敬堇签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布,幸达之。至正己亥冬,方壶寓乌石山识。”钤“方壶清隐”印。“至正己亥”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
本幅钤“卞令之鉴定”、“石渠宝笈”、“陈仁涛”、“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心赏”、“金匮宝藏陈氏仁涛”、“乾隆鉴赏”、“谭”“敬”(方连珠)、“徐安”、“古黔陈少石考藏名迹”、“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式古堂书画”等鉴藏印15方。
创作背景
此图画武夷山景。武夷山在今福建省崇安县西南,绵亘百余里,有36峰、37岩,水流其间,分为九曲,为中国南方风景名胜之地。古代,道家将它称为第十六洞天,是道教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从此图左上所题字可知,该画作是方从义为同道周敬董而作,此图应为方从义晚年(1359年)的作品。
艺术鉴赏
主题
此画可见巨然的笔意,但在方从义的笔下,已成为文人的笔墨游戏,用于个人消遣,在漫不经心的点点写写之中,反映出了名士风度、满洒高傲的精神状态。
技巧
画面可见草书般纵逸的用笔,毫无拘谨,极为放纵,如同他飘逸的草书,“写”出了画家无所拘束的自由心态。山石用巨然的披麻皴,但比之要草率得多,或勾或点,或浓或淡。近景的树石与远景的高山,用同样浓重的墨色,而中景的小树石坡却用淡墨轻描,打破了空间的透视规律;中景与高山相接处是三四笔阔笔淡墨,有种虚幻不可言的效果,极具写意性。大片墨色浓淡互渗,对比鲜明。
该画笔法松动粗放;中景涧水平阔,意味深幽;远山或用草书笔意勾染奇峰,粗头乱服,灵动飘逸,造境奇险。
名家点评
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此图运笔,以草法作画,墨色浓润,足称高逸,(此图)为方壶第一妙迹。”
历史传承
根据款印可知,《武夷放棹图》先被清廷内府收藏,又被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收藏,又流转到古画收藏家陈仁涛手中。后来古书画鉴定专家张珩从北京买来《武夷放棹图》,又被张大千收藏。1951年从香港旅居南美前夕,张大千将《武夷放棹图》卖到香港,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从北京赶到香港,买回《武夷放棹图》,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1951年,徐伯郊从张大千手中低价购得《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武夷放棹图》等国宝,随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
作者简介
方从义(约1302—1393),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贵溪(江西)人,元末著名道士画家,擅画云山,笔法简洁奔放,善泼墨写意,自成一格。亦工诗文,书法擅长古隶和章草。画山画水极为潇洒自如,师法自然,他的山水画充满道家的思想意趣。传世作品有《白云深处图》《山阴云雪图》《高高亭图》《神岳琼林图》《太白泷湫图》等。
参考资料
武夷放棹图.故宫博物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20:41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