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武冈州志》载,早在
西汉,武冈建都梁候国时,逢过年过节民间就有制作米花的风俗,又与“发”谐音,意即万事圆满,兴旺发达,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当时称为“都梁米花”。据说当年清帝
乾隆微服下江南,游览楚南胜地
武冈云山,在山中
胜力寺品尝到米花后,“龙颜”大悦,当即御书“武冈米花分外香”七个大字。那时朝廷的官员也抵挡不了这分不断飘进大墙内的诱惑,就赐了武冈米花一顶
贡品的头衔,从此武冈米花走进宫殿,又从宫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领导人
王震等视察
城步南山牧场,途经武冈市,也慕名品尝武冈米花,并特意带了一些米花回京让亲友品尝。
武冈米花中名气最响的扶冲米花,有“法新豆腐鱼塘米,扶冲米花贡朝廷”的美誉。扶冲的米花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米花的,其香脆可口是一方面,更大的特征就是有筋力,米粒与米粒之间不搞分裂,就是下了油锅,也是紧紧箍作一团不分散。
一种是油炸米花,即将米花炸至膨大、脆松即可,趁热吃起来,香喷喷、脆酥酥,其味鲜美;炸米花要把握好度,油炸时间估计不足则不香,还磕牙;过了,则有焦糊味。吃米花要趁热,刚从油锅捞出来的米花是最香脆的,但要等到米花上“滋滋”的油声消失,否则会连舌头也烫起泡。潮润后的米花是没有香脆的口感;
另一种是泡米花
油茶,即用油炸好的米花配上食糖、茶叶、芝麻,用开水冲成,喝起来甜津津、油滋滋,芳香可口,回味无穷;
武冈米花意味着团圆、吉祥、幸福和友谊,因此,武冈人逢年过节或结婚、生日寿庆时,都要炸制米花。客人离去时,主人也总要馈赠两个或四个等偶数量的米花,祝愿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顺风,也表示对客人的重视。
米花既是武冈的饮食文化,又是武冈的民俗文化,是武冈人过年和喜事临门时必不可少的吉祥食物,象征吉祥喜庆。它圆圆的形状如同“满月”,寓意日子圆满事业圆满样样圆满;通过油炸膨胀、发达,又有了人发财发万事发达之意。所以武冈人每次爆米花之际,望着渐渐在锅里膨胀的米花,最喜欢问守在旁边好奇观望的孩童,发了吗。孩童常常是拣了长辈的话快嘴快舌:发了、发了、就这样两句震耳欲聋的“发了”,满屋的喜庆气氛便浓烈得如同烟雾,驱也驱散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