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镇,隶属于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地处丹凤县东南部,东、南与
商南县清油河镇、
金丝峡镇接壤,西与
铁峪铺镇、
花瓶子镇为邻,北接
峦庄镇。辖区总面积286.7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西汉太初四年(前101年),迁弘农都尉于武关。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设巡检司。
清乾隆年间始属商州蒲峪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商县(今商州区)东三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武寺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武寺乡。
1949年,属丹凤县。
1958年9月,成立八一公社。
1961年8月,更名武关公社。
1984年,改设武关乡。
1997年,撤销武关乡、毛坪乡,合并设立武关镇。
2001年11月,白阳关乡并入。
2015年,北赵川镇并入。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辖武关、南坪、桥西、惠家坪、段湾、梅庄、斜峪、碾子、毛坪、楼子、阳阴、瓜子12个行政村;下设11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武关镇下辖14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武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关镇地处丹凤县东南部,东、南与
商南县清油河镇、
金丝峡镇接壤,西与
铁峪铺镇、
花瓶子镇为邻,北接
峦庄镇。辖区总面积28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武关镇境内山大坡陡、沟深水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海拔1216米;最低点海拔499米,相对高差717米。
气候特征
武关镇多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754.3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21天。
水系水文
武关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武关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境内河道长42千米。
自然资源
武关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碳酸岩、铁矿。生物资源丰富,有林地21.1万亩,草坡1.9万亩。主要树种有松树、柏树、椿树、桦柳树、核桃、板栗、茶树等100余种;中药材有丹参、柴胡、天麻、连翘、山茱萸等200多种;野生动物有麝、松鼠、果子狸、野猪、锦鸡、白鹭等。农业耕地面积1.09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辖区总人口1401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00人,城镇化率35.7%。另有流动人口240人。总人口中,男性6165人,占44%;女性7848人,占56%;14岁以下2186人,占15.6%;15—64岁10874人,占77.6%;65岁以上953人,占6.8%。2011年,武关镇人口出生率9.63‰,人口死亡率6.21‰,人口自然增长率3.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9人。
截至2018年末,武关镇户籍人口2159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武关镇财政总收入2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5万元,比上年增长36.4%。
2011年,武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528元,比上年增长28.35%。
2018年,武关镇有工业企业11个。
2018年,武关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6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武关镇农业总产值1.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4%。
武关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杂粮等为主。2011年,武关镇粮食生产3845吨,其中小麦1870吨。
武关镇主要经济作物蔬菜、香菇、木耳、核桃、茶叶。2011年,武关镇蔬菜种植面积340亩。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累计造林820亩,林木覆盖率74.4%,活立木蓄积量33.7万立方米。2011年,武关镇核桃产量520吨,板栗产量335.7吨、花椒产量103.6吨,林业总产值52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04%。
武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武关镇生猪年末存栏24461头;家禽饲养量2.1万羽。2011年,武关镇生产肉类1595吨,禽蛋143吨;畜牧业总产值558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5%。
第二产业
2011年,武关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011年,武关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21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商业网点26个,职工65人。2011年,武关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52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1万元。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邮政支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0.2千米,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18万件,征订报纸、期刊1.02万份(册),业务收入3.72万元。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电信企业3家,营业网点3处,固定电话用户218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2.4%;移动电话用户760户;宽带接入用户12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2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1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8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交通运输
武关镇境内312国道、宁西铁路自西向东穿境而过,通村水泥路11条86千米。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镇区道路3条,总长2.3千米,铺装路面1.4万平方米;镇区桥梁2座360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镇文化广播电视站1个,农业科技图书室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户,农家书屋11个,藏书16500多册。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线电视用户1230户,入户率29.5%;“村村通”用户1798户,覆盖率43.2%。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20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11所,在校生420人,专任教师86人;中学1所,在校生31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武关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8%。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科普技术人员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6人。完成农民科技培训2100人次。建有“中国社会科学农业科技图书室”,藏书1.65万册。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各级各类镇中心卫生院1个,镇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卫生所12个;病床24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7张。医护人员3人。专业卫生人员37人。2011年,武关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790人,参合率达98.4%。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行政村活动场所6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
社会保障
2011年,武关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5户,人数1957人,支出294.9万元,比上年增长45.4%,月人均125.7元,比上年增长45.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2人,支出24.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23人次,支出3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60人次,支出3.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余万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276人,参保率97%;领取养老金1376人,支出48.3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主管道7千米,日供水能力1.2万吨,年工业用水180万吨,生活用水25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3%,排水管道1.5千米。
截至2011年末,武关镇镇区有110千伏供电站1个,并为铁峪铺、花瓶子、北赵川三镇供电,其中该镇配变压器45台,总容3.4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78千米,用电负荷157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29.5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4%,供电可靠率99%。
历史文化
武关为古之名关,为
关中四塞之一,名胜古迹有:武关古城、
秦楚分界墙、烽火台、全国核桃现场会纪念碑等。武关八景(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砚水鱼跃、龙潭古寺、白崖仙迹、莽岭神芝、玉泉串珠)使历代墨客骚人留下千古绝唱。武关已载入《全国名胜辞典》。周总理亲笔题写的“八一公社”奖状保存完好;1959年全国林业现场会树纪念碑于武关西岗,字迹清晰。312国道武关大桥与西合铁路大桥交叉横跨武关河,形成武关又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