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18日,“中国印圣”
王王孙完成了60方文天祥《正气歌》印石,印石一出引起全国轰动,大大鼓舞了王王孙正气歌石刻抗战民众的信心。后来,为了支持抗战,拯救灾民,60方印石被高价出手。流离辗转后印石最终流落到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国国宝之一。
1938年9月18日,“中国印圣”
王王孙完成了60方文天祥《
正气歌》印石,印石一出引起全国轰动,大大鼓舞了抗战民众的信心。后来,为了支持抗战,拯救灾民,60方印石被高价出手。流离辗转后印石最终流落到
大英博物馆,成为
英国国宝之一。
众所周知,“印拓”是印石涂上印泥在纸张上留下的印记,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金石印章往往藏于少数人之手,有些石质印章也难以长期保存。因此,许多印章爱好者往往把印刻在纸上,刻下“印拓”进行交流和欣赏,南京收藏家胡剑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近期,胡剑明先生的“印拓”收藏取得重大收获,他在南京一处收藏市场获得了民国珍本《正气歌刻石》,书中60方文天祥《正气歌》“印拓”原本竟是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馆中英国国宝———文天祥正气歌印石。这60方印石是“中国印圣”王王孙在国破家亡,国难当头之时为振奋民族士气所刻。 记者在胡剑明先生处目睹了这本民国珍本《王王孙正气歌刻石》,这本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出版的珍本是线装出版,所用纸张为宣纸,共有20页,从外观品相来看,属于9成品相,保存非常完好。在这本古籍正面,是民国名人、大书法家
于右任先生所题写的8个大字“王王孙正气歌刻石”。 掀开这本饱含历史信息的古籍,六十方刻着文天祥《正气歌》内容的“印拓”扑面而来。在这60方印拓上,记者惊异地发现,这六十方印拓还牵涉到民国南京的三大名人:王王孙、
卢冀野和于右任。 60方印石辗转流离大英博物馆成国宝 查阅民国史料,胡剑明先生发现,王王孙这个人在民国竟然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民国金石界无人不晓。王王孙出生安徽滁州,少年成名。在十一岁就曾以大草书在家门上写下一副对联,使得学界震惊。国民党《中央日报》以《滁洲书法神童王王孙》为题加以报道。在少年时,王王孙与
齐白石、寿石公、
吴昌硕等金石名家交往非常多。 青年时,他又留学日本,学习考古,回国不久,
抗日战争便爆发了。王王孙极其爱国,痛恨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有一天,王王孙读到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写作的《正气歌》其中一段:“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时,泪流满面,他便立下誓言,将《正气歌》中60句诗歌刻成印章,鼓舞中国人的抗日勇气。 1938年9月18日,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整整一年后,王王孙终于刻完60方
青田印石。印石一经面世,立即在全国上下引起轰动。受到广泛赞誉,被当时许多人赞誉为“中国印圣”。1942年,河南闹水灾,王王孙将其成名的60方印石“正气歌”,以1200万法币卖给一名当时的富商,捐给政府作为赈灾之用。这60方印石辗转流离数十年,最终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被英国政府视为国宝之一。如今许多中国人前往大英博物馆参观,依然能见到这六十方鼓舞了中国人抗日斗志的印石。 卢冀野为印石作序,于右任题书名 虽然这60方印石已经流落英国成为大英博物馆藏宝。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还是留存下来了这60方印石的“印拓”,南京收藏家胡剑明先生收藏到的这本民国珍本《王王孙正气歌刻石》就是唯一刻本。查阅民国史料,这本“印拓”的出版,凝聚了两位民国名人卢冀野和于右任不少心血。 卢冀野先生的儿子卢佶如今就生活在南京,他至今还保存着王王孙先生给父亲所制作的印石“泱泱翁”,其中“泱泱”二字,正是当年南京著名报人卢冀野先生在《中央日报》所编辑副刊版名。在抗战胜利后,卢冀野将王王孙的60方正气歌“刻石”在他主编的《中央日报》“泱泱”副刊上发表了一部分,引起了当时群众的热烈追捧,强烈要求成册出版。 1946年,这本由王王孙自费出版的刻石集即将面世。同样身为金石名家的于右任先生感慨于王王孙对抗战的贡献,慷慨题字“王王孙正气歌刻石”,因为费用由王王孙先生自费支出,因此只线装印刷了几百本,因此很短时间内便一抢而空。这本鼓舞了抗战一代人的民国线装本流传了60余年后,已经成为极其珍贵的珍本了。虽然60方印石依然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但这60方印石的“印拓”依旧保存在南京,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