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距石家庄市15千米。地处太行山东麓,为山前倾斜平原的中上部,地势较平坦,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寒、暖、干、湿分明,光照较多,降雨集中,且旱涝频繁。
历史沿革
正定古城,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初为石城,规模较小。
唐按镇治扩为土城。
明砌为砖城,遗存至今。
1954年9月至1955年8月,1957年9月至1958年10月,国家分别投入16万元和10.5万元用于隆兴寺转轮藏阁和慈氏阁的落架重修工作。
1959年,河北省文化局又投资9万元,用于毗卢殿的迁移工作。
1973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了隆兴寺摩尼殿的落架重修。
1984年,正定古城修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荣国府。同年,正定县向上级争取到一笔古建筑修缮专款,对隆兴寺的方丈院、天王殿、戒坛、弥陀殿等进行修缮和彩绘,在戒坛南面修建界碑及牌楼,还在寺外修建起停车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北15千米处,北距北京258千米,距天津新港350千米,距黄骅港275千米。
气候特征
正定古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3.1摄氏度。年降水量525.3毫米,无霜期年平均198天。四季寒、暖、干、湿分明,光照较多,降雨集中,且旱涝频繁。
建筑格局
正定古城城市内部总体格局自清以来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城墙形制与街巷空间格局得以保留。建筑沿街巷线性分布,在城市中心形成了密集的面状集合。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逐渐由清代的集中于城内南部向外发散,城内的水域面积大大减小。
正定古城的城市中心与城市轴线都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的古城。有着因其文化特性而展示出的不同空间特征,正定古城拥有双中心与双十字轴线的城市空间格局。正定古城东西城门相对,连接东西城门的中山路成为了东西轴线;南北城门不相对,空间上形成了5°左右的偏移,与南城门相对的燕赵南大街和与北城门相对的镇州街形成了两条南北轴线。城市总体格局上形成了中山路燕赵大街以及中山路的双十字格局。城内分为三十二个地方。府衙位于城市中心位置,文庙和学校分别位于东西两侧。
府城墙外有护城河围绕,历史上的护城河上架有吊桥,桥上车马通行,桥下可以行船,水源来自滤花河水以及城内外泉水。城内四角均有泉眼,历史上曾是芦苇荡,所以城内地下水系非常丰富。东侧城墙南北各有处水门,将城内外水系相连。与护城河相连的支流水系还有周汉河、柏棠河、东大道河和与旺泉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地下水日益匮乏以及滤伦河上游水库截流,城内外泉水已经千涸废弃。
主要建筑
隆兴寺
隆兴寺是正定古城现存最重要的文物遗存之一。位于正定古城的东门里街,是古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宋代北方寺庙建筑的特色,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和寺庙布局,并且还有隋碑、宋明时期的塑像、明代壁画等珍稀的附属文物,展现出了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隆兴寺建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最初名为龙藏寺,后在唐代改为龙兴寺。宋初,赵匡胤下令重铸大悲菩萨像,并兴建了大悲阁,此后,隆兴寺沿着南北方向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元明两代隆兴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清朝康熙、乾隆曾敕令两次大规模重修,并在寺院西侧增建帝主行宫(现已不存)。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沿用至今。
寺庙占地面积8.2公顷,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总共有21座,院落布局清晰有序,是研究宋代佛寺建筑风格的重要代表,同时寺内保存了大量历代碑刻、塑像、壁画等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隆兴寺的附属文物种类繁多,包括塑像、壁面、匾额、历代碑文、经幢,以及香炉供桌等,除了塑像和壁画,文物档案中记录的附属文物总数达60件,其中碑刻40余通,这些都是研究隆兴寺历史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隋代的《龙藏寺碑》为寺内年代最久远的文物;摩尼殿、慈氏阁、大悲阁、毗卢殿内的壁画、塑像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品,转轮藏阁则是中国宋代小木作的珍稀代表。
另外,隆兴寺的转轮藏阁、摩尼殿以及大悲阁的修缮工程是中国20世纪文物保护重要工程,特别是50年代的转轮藏阁修缮工程以及70年代末的摩尼殿修缮工程,反映了当时中国文物保护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成果,对于研究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正定四塔
华塔坐落在广惠寺内中轴线上,坐北面南。目前塔高33.35米,主塔底层为正八角形,周围被回廊环绕,四周的正面安装了两扇拱形木板门,侧面有扁六角形的单层套室,被称作四小塔,小塔正面为木质方格窗。主次塔檐下都有砖制的仿木斗拱,每面第一条华拱两边都有45°的斜华拱,而且在内转角和两个大补间的斗拱之间还插着三个结构非常简洁的小斗拱,其栌斗底基座位于拱眼壁的中上部。
三层塔身坐落在宽大的平座上,塔身南、北两面安装了木质板门,东、西两面做半掩假门,其内部为塔心室,室内供有两尊石质佛像。第四层塔身成圆锥体型,周身均做壁塑,是华塔精华所在,通体沿八角八面的布局交叉塑有力士、海兽、狮、象、单层亭状小塔以及佛像、菩萨等艺术品,其上为塔顶。华塔第二层和第三层内壁保存着局部壁画,在二层回廊内壁及二层塔梯门券项部处,有三处宋代题刻,分别刻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熙宁十年(1077年)。
澄灵塔旧称高十丈五尺,实测29.73米,八角形平面,实心砖砌,南向。塔基高1.1米,塔基上有塔座,塔座南面正中嵌有礼部钦奉上谕文刊石“明主持际崑自记功德石刻”,稍下嵌有明代卧碑一通。塔座以上为砖砌的须弥座,雕饰繁缛,正面束腰处嵌有“清雍正十二年加封名僧谕旨石刻”,其它每面都做了两个壶门,内外雕饰花卉,壶门之间用立柱来分隔。须弥座上方有斗拱。柱头铺作和转角铺作都是五铺作出双杪。斗拱上有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顶部镌刻了三圈仰莲底座,九级塔身端立于仰莲之内。
塔的第一层非常高,是辽、金密檐式塔的标准形式。四正面都装有双开式的假门,四个侧面装饰了假窗,转角处有圆形的倚柱,柱头都是卷刹,阑额普柏枋下有如意头装饰。第一层的上部是八层仿木塔檐。除了平坐和第一层檐下斗为五铺作双抄外,其余层级都为四铺作单抄,各层斗拱形式变化丰富。第一层塔身南面的券门上嵌有石制的“唐临济惠照澄灵塔”匾额。一层以上没有门窗。塔檐紧密相叠,递次内收,塔刹由覆钵、仰覆莲、圆光、相轮、仰月、宝珠等组成。塔身东、南、西、北四个正面每层檐下分别挂有铜镜一枚,由下至上渐次增大。此塔比例纤细,是金代比较典型的仿辽式密檐塔。塔身上的砖雕纹饰丰富多彩,如壶门、勾栏、门扇等,都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建筑装饰和小木作制作方法的参考。
凌霄塔是一座八角形九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始建于唐代宗年间(762—779年)。1982年该塔地宫出土了镌刻着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石函铭文。该塔原名慧光塔,由于它挺拔高耸,直冲霄汉的雄姿,被后人称为凌霄塔。据记载凌霄塔高十八丈,是正定建筑遗产中最高的一座塔,1986年重修后塔高41米。
塔身底层边长6.2米,自下而上每层高度递减、首份递减。该塔的主体部分从一层到三层采用的是砖制模仿木造风格的设计,第四至九层为木质结构,每一层都设有斗拱,其形状和构造独特且简约。塔的第一层非常高,四个正面都设有圆形的拱门,通过东、西、南三个门可进入第一层的塔心室,室内顶部为穹隆式设计,通过北门可以登塔到达顶层。在第四层的塔心室中央,矗立着一根木质的中心柱,其柱脚固定在了第三层顶部十字交叉的大梁上,并一直延伸到了最上面的一层,中心柱的周围环绕着八根抱柱,每一层的顶部都有八根扒梁,从各个抱柱的柱头开始,呈放射状放置在塔壁的转角位置,上面承托着龙骨楼板。这种塔心柱结构在中国现存古塔中仅此一例。
1982年进行勘测时,在底层塔心中部发现了地宫,是一座由砖砌而成的直壁窿顶建筑,底部中间置有石函。地宫内共出土文物43件,其中金正隆六年(1161年)石函铭文明确提出寺与塔创建于唐代宗时期。依据地宫石函上的铭文和现存建筑风格,可以推测塔基是唐代所建,一至三层具有宋代特征,四至六层则为金代遗留。在二至四层的塔体间出砖筑冰盘延续了一层的手法,在现存的宋代砖塔中属于孤例。二层内壁有壁画,四个正面绘有佛像,但残损严重。
开元寺自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建成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最终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定名为开元寺,成为正定的一大标志性建筑。
须弥塔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密檐式方塔,据清康熙七年(1668年)《真定开元寺重修浮图记》中的记载及其平面布局和朴素简洁的结构分析,始建年代应为唐代,自唐至民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补。须弥塔现高41.37米,叠涩出檐九层,建于方形台基上,塔身第一层正面中间设有一扇石券门,门额镶嵌“须弥峭立”石匾,是康熙元年郡人梁维枢题字,二层以上设有方形塔窗,塔身层层收缩,外部收刹明显。塔刹宝珠一层上有“康照元年始修”的铭文约100余字,简要记录了须弥塔唐贞观年兴建、清顺治和康熙时期重修的历史事实,为研究须弥塔的重修年代提供了作证,同时在宝珠内发现了金器、银器、铜器、漆器、蚌器、法账器及经书等4000余件文物,数量之多,实属罕见。
正定城墙
正定城墙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时土筑,
北周时石砌,唐代扩建为土城,明朝扩建后改为周长24华里的砖城。历经多个朝代的改建与扩建,如今所见主要为明代府级城池的遗存,城垣残存8106米。它不仅是正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杰出代表。城墙城门为三重城门设计,每座城门都根据正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命名,如南门的“三关雄镇”、西门的“秀挹太行”等。
城墙的防御体系也十分完备,设有瓮城和月城,增强了城墙的防御能力。同时,瓮城和月城的城门也都有独特的匾额命名。此外,城墙上的城楼、马面、马道等建筑和设施,也都体现了古代建筑工艺和军事防御的完美结合。这些实物或遗迹为研究正定建城史和明代城墙规划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研究人员了解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正定古城内大量的寺庙建筑及其内留存的碑文、器物等为中国北方地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被称为“京外第一刹”的隆兴寺,其内部丰富的碑刻文字、题记与铭文详细记载了该寺庙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活动和修缮工作等重要事件,这些信息反映了隆兴寺自宋以来就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地方史以及北方地区佛教发展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临济寺作为临济宗的发祥地,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历史见证;除此之外,义玄禅师的舍利塔澄灵塔,在中国佛教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珍贵实物遗存。
艺术价值
隆兴寺是正定古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古建筑群,其内的摩尼殿平面近方形,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四面的中央都有歇山抱厦,这些抱厦均以山面向前,在立体布局上富于变化,重叠雄伟,庄严端正,是传世宋代绘画中此种样式建筑的唯一实例。
隆兴寺大悲阁的东南角有一座特殊的石碑,它就是隋代第一名碑——《龙藏寺碑》。该碑是中国国内现存楷书碑刻的鼻祖,被誉为书法艺术的珍品,其集六朝书风于一体,既继承了南北朝的书法余韵,又开启了唐代初期书法的发展之路。
除了《龙藏寺碑》外,隆兴寺内还藏有众多优秀的碑文作品,如宋端拱二年的《大宋重修铸镇州龙兴寺大悲像碑铭并序》、元赵孟頫的《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均被誉为书法艺术的杰作。这些碑刻的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详细的记录了隆兴寺的变迁和佛教文化的传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隆兴寺的宝贵资料。
佛教文化是正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定历史上素有“佛教文化博物馆”之称,在正定古城15处古建筑中,有5处为佛教寺庙建筑,这些建筑中的塑像、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展现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水平,它们再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正定古城内的建筑遗产制作十分精细,这些建筑在结构、材料、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都很具有代表性,展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技艺和智慧。它们为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古代建筑的设计原理、材料特点、结构性能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现代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保护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正定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1950年,文化部组织雁北文物考察团对正定文物进行了考察。
1953年,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的成立标志着全国第一个县级文物保管单位的诞生。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职,任职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筹集资金用于隆兴寺内文物的修复工作对隆兴寺的方丈院、天王殿、戒坛等建筑及其内部壁画、彩绘进行了修补。
1996年,正定县在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正定县文物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
2019年,石家庄市政府颁布了《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并于2019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5日,正定古城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2月8日,正定古城被列入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名单。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全年全天开放。
交通
正定南邻
石家庄市15千米,北距北京城258千米,京广、京深、石德、
石太铁路穿境而过。
148路从
石家庄火车站至正定国际物流园,票价2元;
131路从
石家庄新百广场至正定客运枢纽,票价2元;
132路从石家庄火车站到园博园,票价2元;
130路省
博物馆至
正定新区(纺织服装基地)东上泽票价2元
也可从石家庄市内打车直接到正定
隆兴寺,大约30元。
自驾车
107国道、
体育大街、
建华大街、中华大街、
太行大街均到达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