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歌诀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组成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用量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kg,甘草(炒)375g,陈皮(水洗去白)500g。
用法
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用
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
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义
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开苦降,微温不燥,长于降气化痰。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配伍特点
温润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运用
本方用于治疗外感咳嗽,临床应用以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风寒初起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暑气伤肺,口渴烦心尿赤,加黄连、黄芩、花粉;湿气生痰,痰延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燥气伤肺,干咳无痰者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
禁忌
痰中带血者慎用。阴虚劳嗽者,不宜使用。
附注
附方
金沸草散
组成
旋覆花、麻黄、前胡、荆芥穗、甘草、半夏、赤芍药、生姜、大枣。
功用
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主治
伤风咳嗽。
出处
《博济方》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本方与止嗽散都是治疗风邪犯肺的常用方。止嗽散以紫菀、百部、桔梗等利肺止咳药为多,而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的咳嗽;本方则以旋覆花、半夏、前胡与麻黄、荆芥穗等相配,则解表化痰之功略胜,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而咳嗽痰多者。
重要文献摘要
1. 原书主治 《医学心悟》卷3:“治诸般咳嗽。”
2. 方论选录 程国彭《医学心悟》卷3:“药不贵险峻,惟其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住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不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