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
汉语成语
欲罢不能(拼音:yù bà bù né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欲罢不能”。
成语典故
孔子是儒家思想学说的创始者,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先创办私学。孔子的学生很多,传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颜回是这七十二贤人中最贤者,孔子对他特别喜欢。
颜回对孔子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曾感叹地赞美孔子说:“我的老师孔夫子,越是抬头看他,就越觉得他高大;越是用力钻研他的学问,就越觉得深奥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虽然这样高深和不可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学问来丰富我们多方面的知识,又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有所体会而能够独立行事了。可是,要想再前进一步,又不知怎么办了。”
颜回很穷,常常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汤、住简陋的房子,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苦,他却乐在其中。孔子说他是好样的。 后来颜回死了。有一回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曾经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乱发脾气、不犯两次错误,不幸短命死了!之后也没有好学的了。”
成语寓意
“欲罢不能”的科学原理就是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感觉到了“奖励”,就会持续的做下去。随着“奖励”的越来越高,人们即使想停止下来,却也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而孔子正是使用循序诱导的方式,使颜回在学习的过程中欲罢不能,最终成为孔子最出色的学生。“欲罢不能”也给了人们关于学习的另一种启示,学习不一定是要刻板教条的强按牛喝水,而可以通过循序诱导使学生渐入佳境。
成语运用
“欲罢不能”指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比喻已经形成某种形式无法改变。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北朝·齐·魏收《魏书·李琰之传》:“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设或命运坎坷,从中别生枝节,拖延日久,虽要将就了事,欲罢不能。”
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并非故意和牙齿不痛的正人君子们立异,实在是‘欲罢不能’。”
顾笑言《李宗仁归来》:“那些往事的回忆,是辛酸而又凄凉的。其中包含着歧路上的悔悟、失败的痛苦和欲罢不能的犹豫。”
成语辨析
欲罢不能—骑虎难下
“欲罢不能”与“骑虎难下”意义相近,两者皆有陷入某种局势进退两难的意思,区别在于“欲罢不能”强调的还有看到兴起处就戛然而止了,有一种情绪得不到满足的意思;“骑虎难下”强调的是遭遇困境又进退两难的情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8 11:07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