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白鹳(学名:Ciconia ciconia):是一种大型
涉禽,体型比
东方白鹳略小。体重3800-4200克,体长970-1020毫米。鲜红色的嘴长直而粗,颈部很长,长腿也是红色。体羽主要为白色,翅膀为黑色,站在地上时身体前部呈白色,后部呈黑色。飞翔时身体为白色,翅尖和翅的后缘为黑色,红色的脚则远远伸出于尾羽的后面。
形态特征
欧洲白鹳为大型
鸟类,翅膀长且宽,可滑翔。飞行时,脖子向前伸,腿向后伸,超出其尾尖。与其他鹳鸟类似,其腿、颈和喙都非常细长。羽毛主要为白色,翅膀处具黑羽。
主翼羽、副翼羽、初级覆羽、上翼大覆羽、肩羽、小翼羽为黑色,具绿色或紫色光泽。
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
次级飞羽外侧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期间能竖直起来。
鸟喙为红色,喙形较直,不向上翘,嘴基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黑色,
虹膜为褐色或灰色,
眼眶周围的皮肤为黑色。成鸟腿为鲜红色。雌雄两性在外观上完全相同,只是一般雄性体型大于雌性。
雏鸟绒羽全为白色。幼鸟似成鸟,但黑色部分为褐色或缀有褐色,一些短的肩羽有褐色中央纹,嘴和喉部裸露皮肤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3800-4200克,体长970-1020毫米,体高850毫米,嘴峰140-220毫米,翅150-180毫米,尾215-240毫米,跗蹠195-240毫米。
近种区别
欧洲白鹳和
东方白鹳在分类学上都隶属于鸟纲、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东方白鹳是1873年发现的物种,但后来大多人都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种,而是列为欧洲白鹳的一个
亚种。1988年以来,东方白鹳作为一个独立物种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因为它的确有许多明显有别于欧洲白鹳的特征:
其一,在形态上东方白鹳无论体型的大小,还是嘴峰、跗跖和尾羽的长度都比欧洲白鹳大,另外东方白鹳的嘴为黑色,略微向上翘,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红色,而欧洲白鹳的嘴为红色,嘴形较直,不向上翘,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黑色,东方白鹳翅膀的颜色较淡,幼鸟的嘴、眼周、眼先和喉部为橙黄色或黄色,而欧洲白鹳翅膀的颜色较深,幼鸟的嘴、眼周、眼先和喉为黑色。
其二,在生态上东方白鹳的性情较为暴躁,攻击性较强,喜欢栖息在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营巢于树上,单独成对营巢。欧洲白鹳的性情较为温顺,攻击性较弱,喜欢栖息在接近人类居住的地方,大多营巢于屋顶、烟囱、稻草堆和电线杆等建筑物的上面,常集群营巢。
其三,在行为上东方白鹳对各种入侵者均表现出威吓性的行为反应,而欧洲白鹳只有在同类入侵时才有这样的行为,而且它们此时的动作也不相同,东方白鹳通常是将颈部伸直,左右摆动,两翅半张,但不上下煽动,脚也随着颈部的摆动而动,“嘴响”出现在颈部伸向上方之前,欧洲白鹳则颈部弯曲,不左右摆动,两翅半张,进行有节奏的上下煽动,脚不随着颈部的摆动而动,“嘴响”出现在颈部向后仰以后,另外东方白鹳在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均有“嘴响”,欧洲白鹳只有雌鸟有求偶“嘴响”。
其四,东方白鹳和欧洲白鹳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相距都在4000公里以上,长期处于生殖隔离状态。
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草地,常在草原上的浅水湖泊、水塘、沼泽、水渠和流速缓慢的溪流及其邻近湿草地活动,特别喜欢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湿地。春秋迁徙季节也常出现在农田和耕地上。冬季多栖于比较干旱的无树平原和开阔的草地,有时栖息在湖泊、水塘与河边。
生活习性
欧洲白鹳是迁徙性鸟类,主要迁往热带非洲和
印度次大陆一带越冬。迁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热气流进行高空滑翔运动,从而可利用很少的能量,进行长距离迁徙,因此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迁徙的时间大多在上午至下午天气最热的时候,每天迁徙的距离可达100-200公里。从欧洲繁殖地迁往
南非越冬地,最远的迁徙距离往返可达20000多公里以上。在德国曾经记录到一只25岁的欧洲白鹳,在一生中总计迁徙了大约500,000多公里的距离。秋季大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迁离繁殖地,春季于3-4月离开越冬地。迁徙时集成大群,每群常在500只以上,最高记录为21000多只。
喜欢集群。在地上起飞时,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地煽动翅膀,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远远突出于尾羽的外面。既能煽动两翅进行鼓翼飞翔,也能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高空滑翔,特别是迁徙期间,在进行鼓翼飞翔时两翅煽动较慢,显得从容不迫,并常常和滑翔交替进行。两翅鼓动速度为每分钟170次,飞行速度达每小时40-47公里,飞行高度可达1600米以上至3600米的高空,在迁徙期间甚至出现在43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上空。
欧洲白鹳也时常单独或成对漫步在水塘岸边或开阔的沼泽草地上,边走边啄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立在地上不动。性情温顺,活动时沉默无声,是一种较为安静的鸟类。但在繁殖期间或者受到入侵者干扰时,也能通过上下嘴的急切拍打而发出一种“嗒嗒”声。它的食物主要有蛙、蝌蚪、蟾蜍、蛇、蜥蜴、蚯蚓、蚱蜢、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和昆虫幼虫,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以及鸟卵等。常单独或成小群觅食,在食物丰富的地区也常集成大群觅食。觅食主要在白天,也有时在有月亮的夜晚觅食。觅食方式主要是还过视觉。觅食的时候身体前倾,头颈向前伸,轻盈而缓慢地大步行走,找到食物后迅速用嘴捕获,有时也在水中通过触觉探测觅食。饱食后常站在地面上休息,有时也将嘴插入前颈下面的羽毛中。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的、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加蓬、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和欧洲区)、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游荡:安提瓜和巴布达、刚果、芬兰、冈比亚、冰岛、爱尔兰、利比里亚、挪威、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塞拉利昂和英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3-5月份,通常营巢于树上,也在房屋、教堂或其他建筑物的屋顶,以及电线杆和电话线杆上营巢,此外,还有营巢于悬崖峭壁上、灌丛中和地面上的。虽然也有一对亲鸟单独营巢的,但一般都结成松散的营巢群体,几个或10余个巢集中在一起,最多时在同一个房屋顶上有30多个巢。它喜欢利用旧巢,通常一个巢能连续使用多年,每年繁殖的时候仅对其稍加修整和增加一些巢材即可,在欧洲曾发现有的巢竟连续使用达100年以上。多年使用后,巢的结构显得极为庞大而笨重,有的重量达800多千克。由枯树枝等构成,里面铺垫有草茎、草叶、纸和碎片等。巢的形状为盘状,大小为直径75-170厘米,最大的为225厘米,高为50-200厘米,最高的为280厘米。营巢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进行,通常雄鸟觅找和运送巢材,雌鸟筑巢,营巢时间需要大约8天左右。
求偶时通过上下嘴的急速拍打,发出一种“嗒嗒嗒”的声响。每窝产卵3-5枚,偶尔有多至7枚和少至1枚的,通常每间隔2天产一枚卵,但也有间隔1天、3天或4天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有时具有细小的斑点。孵卵由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为31-34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嘴为黑色,全身被有白色的绒羽,大约60-70天后长好羽毛,但要能飞翔和独立生活,通常需要90天左右的时间。3-5岁时达到性成熟。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欧洲白鹳的种群数量曾经十分丰富,而且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广,分布范围已大大缩小,在欧洲不少国家,如瑞典、丹麦、荷兰、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已经绝迹。欧洲白鹳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气候变化,致使它们的生存环境丧失和恶化,食物减少,死亡率增加。该物种主要受到栖息地改变的威胁,包括沼泽湿地排水改为农田,大量施放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觅食区的转换,人类为了预防洪泛平原上的洪水,通过修建水坝、堤坝、泵站和河道疏浚计划,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集约化(例如粗糙牧场的机械化耕作以播种受精作物或更高产草种的草地)占用了大量的原生态草原湿地。它们还受到某些地区筑巢地点短缺的威胁,例如,新式农村建筑的屋顶不支撑巢穴,塔架上的筑巢结构在维护工作期间经常被毁坏。在非洲冬季,由于干旱,荒漠化和杀虫剂对蝗虫种群的控制导致觅食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高死亡率。由于过量使用农药以及通过食用中毒的食肉动物。另一个严重的威胁是高压输电线路的碰撞和触电,特别是在欧洲的迁徙种群。该物种也被猎杀捕食,主要在迁移途中和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