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主义
哲学领域术语
欧亚主义的提法源于19世纪20年代。在纷繁多彩的俄罗斯社会思潮中,欧亚主义以一种介于“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间的面貌出现。欧亚主义者认为,“俄罗斯既非欧洲国家,也非亚洲国家,而是处于欧亚之间,是连接欧亚文明的桥梁”。他们主张世界文明的多极性,认为俄罗斯可以利用横跨欧亚大陆的历史和地理空间,吸收世界各民族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创造出“欧亚文明”,进而成为世界文明中的一极。
背景介绍
针对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三大支柱———东正教、专制和民族性———的提法,新欧亚主义提出“精神主义、人民政权和大国思想”新的三位一体。
内容
欧亚主义思潮宣传“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只有强大国家才能使俄罗斯社会摆脱危机,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保持有利地位。新欧亚主义者对俄罗斯过去几年的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私有化是对国有财产的野蛮分割,满足了一小撮人的胃口和需要”,强调改革要避免导致社会衰退,要维护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涌入,欧亚主义者十分警觉。在社会生活方面,欧亚主义对道德和社会治安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一方面,欧亚主义反对将俄罗斯的“斯拉夫性”特殊化;另一方面,他们更反对照搬西方的一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1 17:10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