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门族,
越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1万。“欣门”是欣门族自称,现已成为正式称谓。从前,邻近其他民族称其为“濮舍”或“濮”,意思是奴隶。
欣门族的语言属
南亚语系。但由于许多世纪以来与泰族居民混居,受到
泰语影响,欣门语中有大量的泰语借词。甚至少数欣门族村寨,居民对母语只会听不会说,全用泰语表达。近年来,由于京族居民的迁入,许多欣门族人开始使用越南语交际。
欣门族最小的生活组成单位叫“昆”,仅五、六户人,过去经常迁徙。八月革命后,逐渐结寨定居,每寨二、三十户,依山旁水,多数夹杂在泰族寨子之间,普遍墙住术柱高脚屋。 欣门族耕种坡地,种植糯谷、玉米及冬瓜、南瓜、芋头、豆类等作物。劳动工具有挖塘的木棒和简易的锄头、犁铧。 以前,欣门族有的游辨不定居,有的定居游耕, 生活都很艰难,一年中有好几个月靠采集野生薯类果菜或捕鱼捉蟹、猎捕飞禽小兽勉强度日。
该族历来都是邻近民族头人的家奴,社会地位低下。解放后,该族逐渐定耕定居,有的开始耕种梯田,有的从事畜牧业,有的专门护林、育林。家庭手工编织电得到发展,生活较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