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头地鸫(学名:Geokichla citrina)是鸫科、地鸫属中型鸟类,体长18-22厘米。整个头、颈和下体橙栗色,其余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蓝灰色或橄榄灰色,翅上多具白色翅斑(仅云南亚种无白色翅斑)。虹膜褐色或棕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橙黄色或肉黄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形态特征
雄鸟前额、头顶、头侧、枕、后颈和颈侧鲜橙棕色或橙栗色,尤以头顶羽色较深。背、肩、腰和尾上
覆羽等上体蓝灰色,两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和
飞羽外翈带蓝灰色,除云南亚种外,翅上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横斑。
尾羽暗褐色,中央尾羽沾蓝灰色,外侧尾羽
内翈褐色,隐约有黑褐色横斑,外翈蓝灰色或仅外翈羽缘蓝灰色。尖端白色。下体颏、喉、胸、上腹和两胁鲜橙棕色或鲜橙栗色,颏和喉稍淡,下腹、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背、翅等上体不为蓝灰色而为橄榄灰色或橄榄褐色,翅上大覆羽具白色先端,中覆羽具灰白色先端,下体橙棕色略较雄鸟浅淡。
虹膜褐色或棕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橙黄色或肉黄色。
栖息环境
橙头地鸫主要栖息于低山
丘陵和山脚地带的山地森林中,尤喜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也栖息于次生林、竹林、林缘疏林和农田地边小块丛林中。
生活习性
行为: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地栖性,多在地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亦见在树上活动。性胆怯,常躲藏在林下茂密的灌木丛中,不易看见。
叫声:当地最善鸣的鸟,鸣声甜美清晰。告警时发出高声刺耳的哨音“teer-teer-teerrr”。
食性:主要以
甲虫、
竹节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范围
存在(繁殖地):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安徽、湖北、广东、香港、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岛等地)、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存在(非繁殖地):新加坡。
存在(居住地):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橙头地鸫在中国的繁殖情况研究较少,La Touche(1925-1930)1916年7月14日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巢,系筑在苔藓植物中,巢内有4卵,巢的内径为8.5厘米,深5.5厘米,卵为长卵圆形,米灰色,密被有粉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7.7毫米×21.2毫米,28毫米×21.6毫米和27.6毫米×21.2毫米。据Baker(1924)的资料,橙头地鸫在印度的繁殖期5-7月,产卵期最早在5月和6月,大量在7月,最晚到8月末还有产卵的。通常营巢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地。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枯草茎和草叶等构成,巢外面有大量的绿色苔藓,内垫有细根。巢多置于灌木上或小树上,距地高0.9-5米。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3-4枚,偶尔5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从淡绿蓝色、粉红色到乳黄白色,被有红褐色或红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27.7毫米×17-21.3毫米。孵卵由雌雄鸟轮流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在中国分布的4个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云南亚种翅上无白斑,其余亚种翅上有白斑;安徽亚种体型较大,翅长达125毫米;海南亚种体型较小,翅长不超过115毫米;两广亚种体型居中,翅长在115-121毫米之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据估计,中国的数量数量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和约50-1000只迁徙个体(巴西,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