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樵,汉语二级字,读作樵(qiáo),部首为木,总笔画数为16笔,本义指续火用的薪柴。
现代释义
樵 名词
〈名〉
形声。字从木,从焦,焦亦声。“焦”意为“火头”。“木”与“焦”联合起来表示“加在火头上的木材”。本义:续火用的薪柴
同本义 [firewood]
樵,散木也。――《说文
樵彼桑薪。――《诗·小雅·白华》
请无杆采樵者以诱之。――《左传·醒公十二年》
樵蒸焜上。――《汉书·扬雄传》。注:“木薪也。”
樵苏后炊。――《史记·淮阴侯传》
又如:樵山(柴薪堆积如山);樵米(柴草与粮食);樵斧(柴斧);樵拾(樵采,采薪);樵薪(柴薪);樵苏(柴草);樵担(柴担子)
打柴的人 [wood cutter]。如:樵歌(樵夫所唱的歌);樵隐(隐居山中靠打柴为生的人);樵人(樵夫);樵子(樵夫);樵舍(打柴人的房舍)
通“谯”。楼的别名 [tower]
为堑垒木樵。――《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樵楼(谯楼);樵门(谯楼之门。也泛指城门);樵鼓(即谯楼之鼓,用以报更)
樵 动词
〈动〉
劈柴,砍柴 [gather firewood]。如:樵苏(打柴割草);樵女(打柴的女子);樵客(打柴的人);樵户(以打柴为业的人家);樵汲(打柴汲水);樵牧(打柴放牧)
焚烧 [burn]
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公羊传
樵夫
qiáofū
[woodcutter]∶砍伐木材的人
[woodman]∶打柴的人
樵歌出林。――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柴,散木:~苏(柴草,亦指打柴割草)。采~。
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聊斋志异 · 崂山道士》
打柴:~夫。~客。
古同“谯”,谯楼。
古籍解释
唐韵》昨焦切《集韵》《韵会》慈焦切《正韵》慈消切,𠀤音谯。《说文》散木也。《左传·桓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
又采薪曰樵。《诗·小雅》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故采薪者谓之樵夫。《史记·孟尝君传》樵夫牧竖。
又焚也。《公羊传·桓七年》焚之者何,樵之也。
又与谯通。《前汉·赵充国传》为壍垒木樵。《师古注》谓为高楼以望敌也。 《集韵》或作藮,又作𣟶。𣟶字原从𣛜作艸下𣛜。
又𦿕,同樵。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7:30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