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板灯
江西省玉山县樟村镇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樟村板灯又称桥灯,是江西省玉山县樟村镇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相传始于盛唐,兴于明清,尤以清朝康熙年间为最,久负盛名,称誉四方。樟村板灯由头灯、子灯、尾灯三部分组成。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传说
相传樟村板灯龙能呈祥祈福,亦能求财送子。婚后多年未育夫妇,若诚心烧香膜拜,可求来子女,传为灯子。方村何某、南源廖某、樟村叶某等都被人们喻为灯子。灯子又分龙灯灯子和五谷灯灯子。
先古,樟村有一大户人家,其子叶某成家已五年却未得子,盼孙心切,茶饭不思,善事做尽,终无果。一日,梦中得仙人指点,宴请灯头入堂祭拜祈福,诚心至,子孙则到。于是乎,叶家便按仙人所点,设宴相请舞龙板灯,龙灯头入堂入室,叶氏夫妇磕头膜拜,求赐儿女。第二年便生下一男,举家欢庆,邻里好友喻之为龙灯子。其后,凡逢婚嫁久不得子人家,都仿效之,或请龙灯头,或请五谷灯头,都一一成效,百姓便送之一美名——送子灯。
请灯求子:
先洁居室,放炮迎接灯头;灯头入屋,先摆堂上,户主摆茶宴请,烧香磕头;少年夫妇平坐床沿,灯头入居室,夫妻膜拜,五谷灯则换万岁灯火安插自家堂上,龙灯则取龙头的龙珠在女人身上转一圈;夫妻双方饮交杯茶,祈求来年赐子,鸣炮送灯。
酒瓶灯,谐音是“久平”。盛唐时期,天下太平,樟村百姓期望天下能长久太平,安居乐业。又因当时制灯者爱酒如命,故特制酒瓶形的灯。
花篮灯,是当年一采花女子首创。一日,她突发奇想,觉得把灯做成花篮形放在自己的闺房里应该很美,便用竹篾编织成花篮形框架,外糊纱纸,如彩绘,篮底、篮沿周边分别垂有玫瑰红和黄色丝穗,棱角分明,造形美观,做工精巧,一盏灯可从中分为两半,外面向观众,实如2个花篮。不久便流传开来。
状元灯,相传是樟村当年一名读书人赴京殿试中了状元,乡亲们为欢庆这一吉事,特请人制作了状元灯。据说,举了状元灯,能沾才气。
子孙灯,指灯头后二桥板灯,寓意子孙满堂。唐末,战火四起,瘟疫横行,人丁稀缺,樟村百姓为求人丁旺,送瘟神,便制有子孙灯。
鸳鸯灯,又称连理灯。情投意合的少男少女或恩恩爱爱的夫妇,扎上一对鸳鸯灯,上书两人姓名,并表上爱语誓言。或提在手上,或扎于板灯头上,昼夜周游,欢庆佳节,祝愿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分类
樟村板灯有两种:一种叫“龙灯”,一种叫“五谷灯”,又称为“万年灯”。
龙灯
龙灯龙头高达三米,龙嘴含着一个球,称为“龙珠”,龙头有两只大眼,不停地滚动、闪烁,整个龙头装有三十六盏小灯,寄望新年六六大顺。其工艺精巧,龙威轩昂,给人以活龙活现之感,接下来是龙身,几百多节,每节木板上装两盏灯,其灯杖一样高,象征龙身平安。龙身的灯也叫子孙灯,寄予子孙满堂。有的父辈近故,他们还装“孝灯”,孝灯是用白纸糊的。红灯表示忠,白灯表示孝,忠孝两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后是龙尾,龙尾呈鱼形,意味年年有余。
五谷灯
五谷灯为红彤彤的五个大灯,每个大灯形似谷粒,故名五谷灯,蓄喻五谷丰登。灯头上有一空位,点香插烛,上书“乾隆万岁”。其中部的盏形,与龙灯无二,只是有高杖和低杖之分。高杖紧接灯头,约十来节,高杖灯和低杖灯之间有几节不高不低的灯叫“肋桥灯”,舞这种灯的人最辛苦,因为前后高低不平,摆动左右不稳。
观灯指南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每逢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樟村每个村都要舞三夜板灯,家家户户迎接灯头,以接福纳祥。板灯多时十几班,少则七八班。每班板灯,长的时候有二三百节,差不多一公里长,舞起来场面实为壮观。
观灯最精彩的还是“打旋”。旋分单旋和双旋,长灯才能打双旋,灯头和灯尾都围在里面,旋转方向各异,灯越转越快,圈越缩越紧,然后才慢慢的散开,最后一个单旋结束。领头灯打旋哨子一吹,灯头左右一晃便开始打旋了,一会儿灯头往左转进中间,一会儿又从中间往右翻转到外面,一会儿又往左打起双旋。灯灯互动,头尾相呼,像巨龙腾飞,似星光闪烁,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来历
关于元宵节张灯的来历,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祭祀太一(天神),一说是源于道家,一说是源于佛家。宋人洪迈在《容家随笔》中写道:“汉家祀太一,以错时祀至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源于道家说则认为,道教以三元配三官,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且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之日,元宵节又俗称上元节,因此正月十五日张灯应是道教的产物。而源于佛家之说者,在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而且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佛教东渐,正月十五燃灯之风随之而来。东汉明帝时,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来传教,遇到道家的责难,结果在宫廷中与道士比试法力,烧经像无损而发光。汉明帝惑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日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以表佛法大明。
相关历史
据史料记载,元宵张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时期赏灯风俗更浓,汴京灯会形式多样,极为隆重热闹。辛弃疾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灯节景观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而壮丽。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据《燕京岁时记》中所载,当时灯会盛况是“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民间有句老话叫“上元节的灯,中秋节的月”,可见清时的灯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至深至美,景象不凡。
盛世张灯,樟村板灯相传始于盛世唐朝,兴于明清,尤以清康乾为最。樟村板灯之源据故老相传:唐末中原动荡,中原各族南迁,有四省九地之难民避祸迁入雁门(樟村古称:因西南山口似门,多大雁,故名),各地难民人员纷杂,互不往来,纷争四起。时有婺源南田迁之叶姓先祖,修桥铺路,广行善事,享有盛誉,其借上元祈福禳灾之机,传上古天地大旱,龙王违天条降雨,被剁18节撒向山野,召全村每户出一板凳,以锄棒为柄,串成长龙,以祈龙王重生,齐心协力佑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从此村民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因叶氏义举,后人立义坊以记之,惜悔于后世战火,然板灯习俗由此流传。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乐元宵观灯,故明旨民间闹灯,以示“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之意。并赋联曰:“月明灯明,万民一统,君乐民乐,永乐万年。”此联至今在樟村各村居仍有流传。百姓为遵其旨,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制“五谷灯”(喻五谷丰登之意),每至元宵,辄举灯夜游,欢庆佳节。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民生动荡,瘟疫横行,无人举灯,至夏末,瘟病仍盛,临江社何姓村民曰“板灯”不举,则“瘟神”不走,集18桥板灯成礼祀,时盛夏,烛不化,疫病嘎然而止。始有“万年灯”,喻“人丁不灭,万年点灯”之吉意。
参考资料
玉山文化-樟村板灯.玉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09-2-10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3 09:35
目录
概述
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