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市镇,隶属广东省韶关市
曲江区,位于曲江区西南端,东临
北江与
乌石镇相望,南接英德市
沙口镇,西连
罗坑镇,北接
白土镇。辖区面积225.6平方千米,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2020年末,樟市镇辖区有常住人口1.68万人。
建置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一区属地。1950年2月,脱离一区,成立第六区。1955年6月,改称樟市区,罗坑、白沙均属樟市区管辖。1957年,改区称乡。1958年10月,成立樟市公社。1967年11月,划出白沙归白土公社。1974年,又划出罗坑公社。1977年11月,划出界滩大队归白沙公社管辖。1983年11月,改社为区。1986年12月,撤区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樟市镇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樟市社区、消雪岭社区、樟市村、北约村、东约村、光辉村、径口村、流坑村、芦溪瑶族村、南约村、群星村、五星村、
西约村。镇政府驻樟市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樟市镇位于
曲江区西南端,东临
北江与
乌石镇相望,南接英德市
沙口镇,西连
罗坑镇,北接
白土镇。辖区总面积22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樟市镇三面环山,境内主要是山地、盆地,地势西高东低,丘陵与山坑、垌田相互交错分布。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黄思脑、雪花顶、高山顶、芦古顶,海拔分别为1364米、1342米、1158米、1030米。盆地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群星村牛寮坝海拔36米,是曲江区的最低点。
气候
樟市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多年平均降水量1720毫米。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偏热,秋季降水少,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29℃,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0.1℃,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9℃。
水文
樟市水位于北江河的右岸,发源于船底顶山,流经罗坑、樟市,在宣溪水汇入北江。流域面积298平方千米,河长42千米,河床坡降6.63%。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一条(芦溪水),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5条。
自然资源
樟市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瓷土、铅锌矿等,其他资源林区活立木蓄积量44.5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樟市镇辖区有总人口2.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2万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有1个瑶族村,瑶族人口546人,占全镇人口的1.9%。2011年,樟市镇人口出生率11.35‰,人口自然增长率4.35‰。
2017年末,樟市镇辖区有常住人口25976人。
2018年末,樟市镇辖区有户籍人口2.9万人。
2019年末,樟市镇辖区有户籍人口29113人。
2020年末,樟市镇辖区有常住人口1.68万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末,樟市镇有企业33个,企业从业人员243人。
第一产业
2011年,樟市镇水稻种植面积5.89万亩,粮食总产量2.51万吨;水果种植面积9531亩,水果产量9735吨;花生种植面积1.41万亩;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0亩。生猪饲养量3.08万头,出栏量4.35万头;家禽饲养量18万羽,上市量40万羽。水产养殖面积4725亩,塘鱼上市1240吨。
第二产业
2017年末,樟市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个。
2018年末,樟市镇有工业企业16个。
2019年末,樟市镇有工业企业17个。
2020年末,樟市镇有工业企业17个。
第三产业
2018年末,樟市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3个。
2019年末,樟市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3个。
2020年末,樟市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6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樟市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36人,专任教师13人;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1241人,专任教师117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896人,专任教师65人,学校图书室3个,电脑室2间,篮球场22个。2011年,樟市镇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樟市镇有文化站1个,村(社区)图书室11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樟市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村(社区)卫生所14个,镇卫生院1所,镇计生服务所1所,病床43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1.5张。共有专业卫生人员24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注册护士1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0.85人。2011年,樟市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346户2.47万人,参合率98%。农村医疗补偿人次2.26万人,支出350.95万元。
社会保障
2011年,樟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90人,支出低保金408.24万元。敬老院1个,五保户集中供养30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4人,支出43.09万元。
交通运输
武广高速铁路和广乐高速公路通过镇境。有县道1条,全长25千米。
历史文化
樟市镇原名樟树潭,因原街旧址(今址斜对案江屋)的溪边有棵大樟树,下面有个深潭而得名。清末时旧址被洪水冲毁,迁至现街址,逐步形成贸易集市中心,故名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