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杰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樊利杰,现为农工党第十七届中央文化体育艺术工作委员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人物经历
政协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社会兼职
农工党第十七届中央文化体育艺术工作委员会书画院副院长。
成就荣誉
樊利杰作品曾获得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冼夫人”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第一、二届湖北省青年展优秀奖。第六届湖北书法黄鹤奖一等奖。荣获中国书坛“兰亭七子”。湖北省第六届“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书法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十、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四、五届青年展,全国首届小品展,第七届全国楹联展,首届全国册页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草书作品展,首届全国行书作品展,第二届全国扇面作品展,第五届全国新人新作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应邀请参加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第13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展,“中国力量”扶贫书法展,第20届中日自作诗书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主题创作暨全国基层巡展,“书写时代”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等。曾在武汉、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获中国文联2020携手铸梦扶持项目等。曾在武汉、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2020年12月26日,中国文联资助项目“倾城之爱”樊利杰书法展在武汉黄鹤楼开幕,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倾城之爱——樊利杰精品书法集》同时首发。
参加中国文联第13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中国书协“学习与思考”全国中青年优秀骨干书家专题研讨班等。
发表文章
樊利杰的采访对象十分广泛,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如张海、孙晓云等,有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如王学仲、欧阳中石、尉天池、陈方既等;有著名艺术家如何应辉、鲍贤伦、张荣庆等;有对新时期书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者,如陈振濂、周志高等。还有一些追踪热点或针砭时弊的文章,如《书画打假打到了谁》、《探访国展冲刺班》、《国展在行动》、《枪手在哪里》、《书法高考透视》、《书法,让杂耍走开》等。此外,樊利杰还关注基层书法家生活状况,发表了多篇实地采访文章,这些文章都有很高的阅读率,有些被转载,有些被收入书法文集。论文《董其昌书风的当代观照》入选2020“中国书法·年展”当代书法创作(乌海)学术论坛。发表论文《论书写惯性及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在《书法报》、《中国书法》、《中国艺术报》、《书法》杂志、《青少年书法》等媒体发表文章约60万字。
人物评价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评语
洒脱犀利,书坛名记。交游百家,味古察今。
倾城之爱,高韵深情。驻足华亭,秀逸恬静。
樊利杰足迹遍及海内,观千剑而后识器,他的书法坚守古典,秉承文人书风,温润典雅,精到澄净,行云流水,淡泊天然,与其“不求轰轰烈烈,但愿不绝如缕”的人生态度互为表里,神完气足,殊足品味。(李木教执笔)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评语
樊利杰书法从明清人行草书取法,尤在董其昌书法上下足了功夫,其对香光墨迹的悉心比勘探究,使得他习董没有停留于形似的层面,而是深入到董字的神情韵味中,故其笔下颇能得香光的几分禅趣,楮墨空灵,萧疏淡远。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云:“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也。”樊利杰正是从董字的“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获得了几分要领,使其笔下的董字异于时流,脱颖而出的。樊利杰书法贵在入古而不泥古,虽依傍某家而又不亦步亦趋。唯其笔下精劲不足,当砥砺纠补。(韩戾军、陆明君/执笔)
心灵的坚守
——品读樊利杰
王炳学
注意樊利杰是在订阅《书法报》以后,他犀利的文笔和洒脱倜傥的叙述风格以及对书法独特的理解引起我的共鸣。后来看到他自述书法生活的有关文字记录,慢慢有了一点了解。樊利杰应该是那种很执着、很浪漫、很认真、很洒脱的,具有典型文人士子性格的人,说实话,这种性格和他的年龄以及在网络信息传输便捷、生活很现代的年轻一代很不匹配,也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书法人生。
樊利杰在事业初成,人生灿烂如花的时候,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从河南只身赴汉,如朝觐般虔诚地加入《书法报》团队,这份执着、这种特立独行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但也正是这种义无反顾地决然转身,才成就了樊利杰。
樊利杰具有很典型的中国文人性格,魏晋风流、士子风范浸染着他的灵魂与性情,这种很古典的文人性格让他可以独立地思考书法、理解书法,“既然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便会在一天的最后提笔临帖,尽情地书写,宁静地与古人对话”。樊利杰是在用心灵和古人对话,直面古典,与“二王”一起探讨笔墨,和李北海、苏黄米蔡饮酒话诗,探讨帖学流变,用灵魂去感悟书法的大爱与大美。这种文人性格决定了他与其他书家对书法的不同理解,也决定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书法追求。纵观中国书法史,能够在浩瀚的历史潮流中留下只鳞片爪的书家,他们的社会身份首先是文人,有远大的抱负或理想,最后才是书家。
坚守古典是樊利杰书法的最突出特点。他的作品古意盎然。其书法小品都具有很浓郁的古典气息,观之如同与晋唐名士对话,仿佛在精心阅读的是古人手札。在当下书法领域创新高潮的鼓噪中,能够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在坚守中、在孤灯只影中享受自己的书法快乐,非常难能可贵,没有一定的定力和意志是很难做到的。与那些不在笔墨中下工夫,而天天沉迷于出新创新的所谓现代书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典是源是本,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如飘零的浮萍。
樊利杰的书法“由楷入北碑、墓志、欧阳询、颜真卿、草从张旭、怀素、孙过庭、黄道周、王铎而后再上溯二王,最终追随‘二王’左右”。他最终落脚在“二王”,但他的书法又不完全囿于“二王”。追寻中国晋唐以来的书法轨迹,“二王”成为书法史的主线,也仿佛成为中国书法的全部。但有几个能真正理解“二王”,真正得“二王”精髓?而樊利杰在临摹中关注的更是“二王”的心灵和性情,他很好地把握住了“二王”精髓和内在,他的书法源于“二王”,却又有别于“二王”。
樊利杰的书法有一份超然的沉静。用笔老辣、笔笔到位,没有写“二王”容易出现的溜滑。他既继承了“二王”一路的洒脱俊逸,又融合了颜真卿及宋人的沉实和宁静自然。帖学一脉,尤其是“二王”法书最忌讳把字放大来看,然而樊利杰的每一个字都能放大来看,起笔收笔笔笔精湛,侧、顺、逆、铺、转、顿,没有一点含糊的笔墨。牵丝在行草中是不可避免的,写俗了往往牵丝过多过滥,缭乱不堪,影响审美效果。而樊利杰对牵丝把握运用的恰到好处,该用牵丝的用牵丝,该虚接顾盼的就虚接顾盼,行云流水、自然天成。
樊利杰的书法用笔干净利落,笔墨和线条伸缩自如,充满灵性与张力。轻重浓淡墨色变化自然合理,线条粗细使转掌握精准,章法布白或疏朗或紧凑尽显匠心。追随“二王”,又不完全迷信“二王”,在作品中不经意间融汇颜真卿、李北海、孙过庭、宋四家、王铎的用笔用墨及造型取势和篇章气韵,不是简单地挪用,而是用心灵净化后的有机融合,是功力积淀的全面反馈。
欣赏樊利杰的书法,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精神的回归,是古典与浪漫的守望,是对书法的重新审视与理解。
据闻,樊利杰刚刚而立之年。我在想,四十岁以后的樊利杰、五十岁以后的樊利杰。假以时日,如果他依然用自己的执着痴迷地坚守古典,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古人的艺术灵魂,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去诠释书法,用那份沉静与平和将书法进行到底,我们也许会对“二王”、对中国书法有一个更加理智与客观的全新认识。
参考资料
铜奖(书法篆刻组)——樊利杰.中国书法家协会.2018-06-15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4 19:2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兼职
成就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