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槩,汉字,读音是gài,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的木板。古通“概”、“慨”、“溉”,还可用作姓氏。
基本字义
● 槩
gài ㄍㄞˋ
◎ 古同“概”。
◎ 古通“慨”,感慨。
◎ 古同“溉”,洗涤。
◎ 姓。
● 英文(English)
◎ generally, approximately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古代切《集韵》《韵会》居代切,𠀤音漑。平斗斛木。《说文》作𣏙,斗斛。《徐曰》𣏙,戛摩之也。斗斛,量槩也。《礼·月令》仲春之月,正权槪。《周礼·冬官考工记》㮚氏槩而不税。《疏》槩,所以勘诸廛之量器,以取平者。
又平也。《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槪之,人满则天槪之。
又大槪,大率也。《史记·伯夷传》其文辞不少槩见。《庄子·天下篇》槩乎皆常有闻者也。《张衡·东京赋》粗为賔,言其梗槩如此。
又感触经心也。《史记·范雎传》臣愚,不槩于王心。《淮南子·精神训》势位爵禄,何足以槩志。
又节槩。《左思·吴都赋》俗有节槩之风。《晋书·桓温传》豪爽有风槩。
又退槩,幽深不明也。《何晏·景福殿赋》其奥祕则翳蔽暧昧,髣髴退槩。
又口漑切。同慨。《史记·季布传》婢妾贱人,感槩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复之耳。
又许旣切,音饩。亦平木也。
又古对切,音愦。义同。
又古忽切,音骨。哀乱貌。
又叶居气切,音记。《刘桢·鲁都赋》贵交尚信,轻命重气。义激毫毛,怨成梗槩。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9:37
目录
概述
基本字义
古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