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榴莲
2006年台风
超强台风榴莲(英语:Super Typhoon Durian;中国台湾、中国港澳、马来西亚、新加坡译名:榴梿;国际编号:0621;国内编号:06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2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Reming),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21个热带气旋。“榴莲”(泰语:ทุเรียน)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是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 台风珍珠 路径图 使用,该方法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榴莲”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是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这是该名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使用。
由于台风“榴莲”对菲律宾和越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06年12月4日至9日举办的第39届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竹”替代。菲律宾的由台风“榴莲”引发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也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台风“榴莲”的菲律宾名称“Reming”也在稍后退役,并用“Ruby”替代。
发展过程
命名
一片低压区92W脱离了低纬云团,在雅蒲岛西南生成,2006年11月23日,由于流出环境良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给予Low的评级,认为其在接下来24小时内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概率为30%,随后评级提升为Medium。但其后在低纬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缓慢向西移动,受到垂直风切变的影响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直到2006年11月26日14时风切减弱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认为其加强为热带风暴24W,同时,日本气象厅随即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榴莲”。此时此刻,“榴莲”位于东经144度,而纬度在10度以内。此时已近12月,但北纬10度一带的海水温度仍高达28摄氏度左右,风切变十分微弱。此时的副热带高压也向南移到了仅仅10度左右,这使得“榴莲”免受不利条件的影响。
第一次登陆
在一切良好条件的推动下,“榴莲”逐渐吸收周围的水汽,环流稳步扩大。2006年11月27日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于11月28日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在同时也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8日8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认为台风“榴莲”已经进入其责任区,并将其命名为Reming。11月28日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台风。同时,中央气象台也将其升格为台风。29日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榴莲”于11月29日上午迅速增强,11月29日14时,中央气象台直接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并在20时给予了65m/s的风速评价。此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其135kt的评价,是其下属分级的四级台风的封顶强度,同时也是继台风象神台风西马仑台风飞燕后,于2006年秋天第4个在登陆菲律宾之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突然迅速增强至四级台风或以上的热带气旋,这可能和该区的海水温度较高有关。29日14时,日本气象厅也给出了105kt的风速评价,达到了其下属分级的“猛烈台风”级别。此时,台风“榴莲”位于马里拉东南方向约325海里处。 随后由于靠近陆地,“榴莲”的强度开始逐渐减弱。“榴莲”在11月30日上午在吕宋东南部第一次登陆,登陆强度超强台风级(55m/s,16级),30日14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榴莲”以强台风的强度穿过吕宋岛,并于12月1日8时进入南海中部,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台风。
第二次登陆
受到季风影响,“榴莲”于2006年12月3日在南海重新增强,3日8时,中央气象台认为其达到了台风级别的封顶强度40m/s,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认为其已经发展至三级台风强度,并给予100kt的风速评价,之后受冷空气影响,台风“榴莲”转西南偏西移动,由于结构受到破坏,强度不断减弱。12月4日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此时“榴莲”转向西南移动,靠近越南南部海岸。14时,日本气象厅也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2006年12月4日晚上,“榴莲”的对流于越南东南部沿岸重新发展,并重新发展出风眼,日本气象厅将其重新升格为台风,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重新升格为一级台风。中央气象台将其风速评价从25m/s上升至28m/s,但并没有升格为台风(33m/s)。12月5日4时左右,“榴莲”在胡志明市以南90公里内略过并第二次登陆。12月5日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也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台风“榴莲”10时进入泰国湾。由于此时“榴莲”的对流差不多全部消散,14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停止编号,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残余云系后续发展
“榴莲”的残余低压于2006年12月6日在泰国湾重新组织,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定为热带气旋残余发展成的热带扰动,它继续向西移动,横过马来半岛,进入安达曼海。在北印度洋,由于已是隆冬时节,海温很低,因此“榴莲”的残余云系并没有得到发展。12月9日14时,台风“榴莲”残余云系在安达曼海彻底消散。
在事后发布的台风“最佳路径”中,中央气象台将其最高风速从65m/s下调到60m/s,但仍然与台风“桑美”和台风“西马仑”并列当年最强台风。日本气象厅将其第二次升格为台风的数据下调回强热带风暴
台风特点
台风“榴莲”与2006年其他袭击菲律宾的高强度台风强台风象神、强台风珍珠、强台风尤特、超强台风飞燕、超强台风西马仑一样,均在登陆之前出现了较强的爆发,这说明菲律宾以东的高海温和高潜热,有利于台风的加强。而这些台风大都由于冷空气的影响经过菲律宾后转向西南方向而影响越南,并在南海海面上再次加强,对越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榴莲”登陆吕宋岛之前的20天之内,另外两个超强台风“西马仑”和“飞燕”先后袭击该岛,再加上“榴莲”登陆时遇上了菲律宾马荣火山喷发,导致灾情雪上加霜,这也是“榴莲”造成菲律宾超过千人死亡或失踪的主要原因。
台风“榴莲”之所以会造成菲律宾如此严重的损失,除了和马荣火山有关外,还和菲律宾近年来的非法伐木和采矿有直接关系,也是新世纪以来菲律宾泥石流地质灾害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非法伐木和采矿造成土质疏松,遇有强降雨和持续性降雨极易产生泥石流、滑坡或塌陷灾害。
预报预警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对卡坦端内斯省、阿尔拜省、北甘马磷省南甘马磷省等地发出了最高级别的四号热带气旋信号,这是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发出此信号(之前两次分别是超强台风西马仑和超强台风飞燕)。菲律宾国家灾害协调委员会发布了恶劣天气公告和警告,菲律宾群岛的25个省全部处于风暴警报状态。警告涉及的地区的居民被告知可能出现风暴潮、山洪暴发和滑坡等自然灾害。菲律宾全国共紧急转移安置了130万人,分散在909个避难所,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全部向高处转移。索索贡萨马岛东部以及北部的学校全部停课,部分学校被用作避难所。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关闭了在奎松省的雷达,以防止损坏,在开阔水域内的所有船只都被转移上岸,约4000名渡轮乘客滞留。
越南
2006年11月30日,当台风还在菲律宾上空时,越南中央防汛委员会和全国搜救委员会就要求南海沿岸的所有省份都应当协助14585艘越南籍船只归港。此外,所有已经停泊的船只都被禁止离开港口。此外,越南政府还向邻国提出要求,希望允许越南渔民在其港口避风。期间,政府向居民发布了大风警报。12月3日发布了南部省份的人员疏散命令,时任越南副总理阮信洪要求疏散必须在星期一上午(12月4日)完成。由于有很多接到预警的地区不经常受台风影响,许多居民没有注意到警告,因为暴风雨来临前的天气状况很平静。在宁顺省,官方要求转移安置大约9万人,但只有大约6800人遵守了疏散命令。在台风往湄公河三角洲方向移动时发生了之前没有预报到的南移之后,总理敦促居民和官员为台风做准备,以防止1997年台风“琳达”的悲剧重演。
台风影响
菲律宾
“榴莲”于2006年11月30日中午时分登陆吕宋东南部阿尔拜省,由于榴莲在菲律宾中部众岛屿间通过,其风眼没有经过大型山脉,故能一直保持三至四级台风强度横扫多个岛屿,因此破坏力惊人。“榴莲”横过菲律宾中部期间,在莱加斯皮市引发严重地质灾害,同时暴雨混合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有三个城镇及村落被泥石流和火山灰淹没。台风扫过菲律宾中部阿尔拜省首府莱加斯皮和附近村镇并引发泥石流,这次泥石流是暴雨冲刷马荣火山东面和东南面的喷发沉积物引发的。被泥石流掩埋的民房有些只剩下屋顶露在外面。地面上积累了很深的火山灰,没有被掩埋的房屋被潮湿的火山灰挤压而垮塌。受到影响的有莱加斯皮市和附近两镇的至少8个村庄,那里居住着数千人。在台风“榴莲”过境期间,莱加斯皮市气象站录得单日降水量466mm,其中最大单小时降水量135mm,以及260km/h的阵风。比科尔区单日降水量破气象站成立40年以来的纪录。
台风“榴莲”影响了菲律宾约350万人,其中约12万人无家可归。“榴莲”损坏了588037所房屋,其中228436所被摧毁,受损房屋大多房屋是用木头建造的。这场风暴摧毁了全国5685所学校,估计损失为6350万美元。比科尔区占受损学校的79%,约357400名儿童无法正常上学。
风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阿尔巴、卡玛琳苏尔、卡塔杜内斯、明多罗和奎松,台风毁坏了当地的椰子种植园,影响了一半居民的生计。约3万公顷的农田在台风中被毁,其中玉米减产65481吨,水稻减产19420吨。所幸,由于大部分农作物已经收割,所以风暴对农业的影响相对不大。台风还摧毁了1200艘渔船,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并造成许多牲畜死亡。
菲律宾政府表示,台风“榴莲”在当地已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榴莲”造成菲律宾直接经济损失50.86亿比索,是菲律宾历史上损失第13严重的气旋灾害。
台风对菲律宾的影响是持续的。2006年12月3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由于台风“象神”、台风“西马仑”和台风“榴莲”的连续影响,菲律宾进入全国性灾难状态。在“象神”和“榴莲”的连续影响导致大面积停电后,比科尔区的经济产值损失了约2.5亿美元。通过菲律宾卫生和社会福利与发展部,12月12日,一支由20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将包括食品、建筑材料、服装和药品在内的救援物运往比科尔区。菲律宾空军将物资和医疗队空运至比科尔和卡坦达内斯近海地区,国家灾害协调委员会向这些地区提供17350袋大米。卫生部还向避难所的人员提供疫苗,并确保妥善安葬台风中遇难的人员。在莱加斯皮的142人发生了轻微腹泻,其他疏散人员也因感冒、咳嗽和发烧而出现了不适,所幸没有爆发更大的疫情。阿尔巴的地方政府通过使用消毒剂和临时厕所来确保该地区保持干净的水。菲律宾政府提供了1.19亿英镑用于重建阿尔巴受损的学校,但这仅为修复所有学校所需费用的23%。直到2007年3月,政府和国际机构只提供了受灾居民重建所需住房的6.9%,迫使人们在避难所里呆更长的时间。在台风过后的一年里,仍有超过10000户家庭住在阿尔巴和卡玛琳斯苏尔的中转营地。
2001年至2006年“榴莲”登陆期间的火山喷发中,菲律宾没有摸清马荣火山对登陆台风中强降雨的分布和演变规律,对台风造成的强降雨范围、地点和强度的预报,不能满足防御和减轻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山地灾害的需求。台风过后,在马荣火山周围,政府官员为受山体滑坡影响的受害者制定了搜救任务。工人们迅速挖掘了拉哈尔山谷、桥梁和河床,以重建堤坝,同时学校和居民区也被清理和重建。在人口稠密的社区周围修建了更坚固的混凝土堤坝。政府为阿尔巴的三个易发生滑坡的地区制定了拆迁计划。2011年,区域发展理事会批准了在马荣火山沿线修建更多大坝的预算,以防“榴莲”期间的致命的洪水和滑坡再次发生。该大坝曾计划在1981年的一项研究之后建造,但由于预算限制,该项目被推迟了。
越南
台风“榴莲”是2006年第9个袭击越南的台风。“榴莲”在2006年12月4日开始影响越南南部,当局疏散近9万人。“榴莲”以一级台风(一分钟平均风速)的强度在12月5日中午前于胡志明市西南方的槟椥省登陆。在富国岛有800艘艇沉没、约1100幢建筑物被吹去屋顶、90%电线杆被吹倒。台风已在巴地头顿省南部造成10人死亡,其中4人在平顺省中部死亡,3人在富安省中部死亡,1人在天江省南部死亡。台风毁坏了数百座房屋,并使该地区13艘船沉没。平顺省是第一个遭受台风袭击的地区。湄公河三角洲南部的一些地方由于缺乏抗击台风的经验,被席卷一空。越南政府已经疏散了这两个地区的数万人。在平定省中部,已有6400多人被疏散到安全地区。一些学校已经关闭。越南政府要求有关地方和机构更新台风信息,调动救援力量,并要求受灾地区的船只靠岸。政府要求邻国帮助越南渔民建立收容所。
一艘渔船4日在越南富安省附近海域被正在靠近的“榴莲”倾覆,3名渔民死亡。前江省有4人死亡,其中两人死于房屋坍塌,另两人则因渔船被吹翻而丧生。在平顺省,两人在教堂内躲避台风时被台风刮倒的混凝土十字架压死。在永隆省,台风刮倒树木、掀翻渔船,分别导致1人死亡、3人失踪。胡志明市有5名渔民失踪。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越南南部的巴地头顿,当地一名抗洪委员会官员描述说:“人们都被惊呆了,我们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的风暴。这里已经是一片狼藉,大树被刮倒,房屋遭到严重破坏。我们需要很长时间重建家园。”据越南政府12月7日公布的一份报告,越南南部的巴地头顿、槟椥、前江和中部的平顺、富安等省受灾严重。台风已造成21万所房屋和建筑倒塌或受损,近千艘船只沉没,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和通讯中断。为了到灾情严重的巴地头顿省视察,越南总理阮晋勇推迟了他到海外的出访。
“榴莲”在越南造成至少67人死亡,31人失踪,此外还有数百人受伤。
参考资料
台风命名表.中央气象台.
台风200621号“榴莲”.数字台风网.2006-12-10
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8 10:01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