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李仙根
201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榜眼李仙根》是201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传淮、陈名扬。
内容简介
《榜眼李仙根》,胡传淮、陈名扬主编,239千字,2015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有清一代,四川获鼎甲者三人:状元骆成骧,榜眼李仙根,探花江国霖。李仙根是巴蜀入清后获鼎甲第一人,亦为清代蜀中唯一一位榜眼,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者。李仙根是清初外交家、书法家、文学家,曾担任康熙朝首批经筵讲官和起居注官,乃一代帝师。李仙根成就卓著,声名远播。康熙帝评之曰“李仙根办事有才”;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赞之云“千古风流让蜀人”;康熙甲辰科状元、礼部侍郎严我斯称其曰“如君赫赫垂千秋”;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言仙根“以天下为己任”。
李仙根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人物。康熙八年(1669),李仙根奉使安南时,路遇流落广东的蜀人邓嗣祖,谕令资助其回故里广安。二百余年后广安诞生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此事载入了广安《邓氏分谱》和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没有遂宁李仙根,小平家族史或会改写。
清代蜀中三鼎甲中,李仙根获隽最早(1661年)、从政最久(30年)、品级最高(正二品)、享年最长(70岁),研究却最少。本书分《李仙根诗文》《李仙根资料》两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整理了李仙根现存诗文、传记、年谱等文献资料,填补了李仙根研究的空白。
图书目录
前言………………………………………………………………………胡传淮 陈名扬(001)
上篇 李仙根诗文
一、文 章
安南使事纪要…………………………………………………………………………………(002)
安南杂记………………………………………………………………………………………(036)
安南奏疏………………………………………………………………………………………(038)
跋………………………………………………………………………………………………(038)
书札……………………………………………………………………………………………(039)
县志革论………………………………………………………………………………………(039)
《涓埃集》小序………………………………………………………………………………(040)
《茶史》序……………………………………………………………………………………(041)
《吴宫草》序…………………………………………………………………………………(041)
勅赐天童弘法禅寺重兴碑记…………………………………………………………………(042)
重兴寺记………………………………………………………………………………………(045)
山晓皙禅师塔铭………………………………………………………………………………(047)
舞剑台碑记……………………………………………………………………………………(050)
鸡足山藏经记…………………………………………………………………………………(051)
三国史论………………………………………………………………………………………(052)
太史长庚公传…………………………………………………………………………………(053)
文昌阁记………………………………………………………………………………………(054)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序………………………………………………………………(056)
高霖公庐山纪游跋……………………………………………………………………………(057)
王璲暨元配熊氏墓志铭………………………………………………………………………(057)
宾公李鸿次先生墓志铭………………………………………………………………………(059)
遇仙赠言 为徐行素作………………………………………………………………………(061)
二、诗 歌
遂州城晚眺…………………………………………………………………………………(062)
春日游望………………………………………………………………………………………(062)
无题……………………………………………………………………………………………(062)
无题……………………………………………………………………………………………(062)
苏州晚眺………………………………………………………………………………………(063)
出使安南回朝三首……………………………………………………………………………(063)
季秋王公武约游上方山………………………………………………………………………(064)
春日赠别田内翰启光…………………………………………………………………………(064)
陈赞伯将军新任浙江提督……………………………………………………………………(064)
上元节赐宴乾清宫赋诗………………………………………………………………………(065)
南镇神铭………………………………………………………………………………………(065)
永言斋…………………………………………………………………………………………(066)
子游祠…………………………………………………………………………………………(066)
游东山…………………………………………………………………………………………(067)
鸡足山简友人…………………………………………………………………………………(067)
谁向良禾一笑开………………………………………………………………………………(068)
下篇 李仙根资料
一、传 记
故光禄少卿李公传……………………………………………………………清·张鹏翮(070)
祭李子静文……………………………………………………………………清·张鹏翮(073)
户部右侍郎李公家传(代)…………………………………………………清·储大文(074)
李仙根…………………………………………………………………………清·张邦伸(077)
李仙根…………………………………………………………………………清·李 桓(080)
镜庵公纪谱略…………………………………………………………………清·李嗣业(083)
乡贤纪传………………………………………………………………………清·李嗣业(086)
晋阶柱国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兵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吕文肃公传……………………………………………………清·张 斐(088)
吕大器…………………………………………………………………民国《遂宁县志》(095)
李实……………………………………………………………………民国《遂宁县志》(096)
李实……………………………………………………………………新修《遂宁县志》(098)
李实…………………………………………………………………乾隆《吴郡甫里志》(100)
李实……………………………………………………………………雍正《陈墓镇志》(100)
李实……………………………………………………………………嘉庆《贞丰拟乘》(101)
李实……………………………………………………………………光绪《周庄镇志》(101)
李仙根………………………………………………………………乾隆《吴郡甫里志》(102)
李仙根………………………………………………………………嘉庆《大清一统志》(102)
李仙根…………………………………………………………………雍正《四川通志》(102)
李仙根…………………………………………………………………同治《苏州府志》(103)
李仙根…………………………………………………………………民国《遂宁县志》(104)
李仙根…………………………………………………………………乾隆《长洲县志》(107)
李仙根…………………………………………………………………乾隆《元和县志》(107)
李仙根…………………………………………………………………新修《遂宁县志》(108)
李仙根…………………………………………………………………光绪《周庄镇志》(109)
李仙根………………………………………………………………民国《益州书画录》(110)
二、杂 记
遂宁《李氏族谱》序……………………………………………………民国·李家钰(111)
述晋唐先生纂修族谱总序………………………………………………民国·李久齐(112)
《李氏族谱》序…………………………………………………………民国·李道清(115)
肇修族谱记………………………………………………………………民国·李道清(117)
修族谱序…………………………………………………………………民国·李道辅(118)
李氏世系考………………………………………………………………民国·李久齐(119)
李氏世系…………………………………………………………………民国·李久齐(120)
李仙根………………………………………………………………《国朝鼎甲徵信录》(124)
李子静学士……………………………………………………………………《字触补》(124)
李朱神判………………………………………………………………………《坚瓠集》(125)
四川鼎甲甚少……………………………………………………………《听雨楼随笔》(125)
辛丑科会试…………………………………………………………………《清秘述闻》(126)
李仙根………………………………………………………………………《陶庐杂录》(126)
皇朝进士题名……………………………………………………………………《蜀故》(126)
癸未榜……………………………………………………………………《制义科琐记》(127)
李仙根…………………………………………………………………《冶麓山房丛书》(127)
李仙根……………………………………………………………………《晚清簃诗汇》(127)
李仙根………………………………………………………《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28)
李仙根…………………………………………………………………雍正《广西通志》(128)
李仙根……………………………………………………………………雍正《钦州志》(129)
李仙根…………………………………………………………………光绪《新宁州志》(129)
书黄公缵事…………………………………………………………………《春融堂集》(130)
祭酒题名……………………………………………………………………《池北偶谈》(130)
外国封使……………………………………………………………………《池北偶谈》(131)
安南始末……………………………………………………………………《池北偶谈》(131)
越南……………………………………………………………………………《清史稿》(132)
汉祭酒李仙根……………………………………………………………《三鱼堂日记》(133)
荆州督理粮饷…………………………………………………………《平定三逆方略》(133)
徐立齐相国事略………………………………………………………《国朝先正事略》(134)
九卿会………………………………………………………………………《张文贞集》(134)
李宗孔………………………………………………………………《傅青主先生年谱》(135)
翻刻《西蜀艺文全集》未果…………………………………………乾隆《盐亭县志》(135)
皇朝经筵讲官题名…………………………………………………………《词林典故》(136)
李仙根…………………………………………………………………《清代职官年表》(137)
薛良朋…………………………………………………………………道光《上元县志》(138)
吴光…………………………………………………………………同治《长兴县志》(138)
吴光…………………………………………………………………同治《湖州府志》(139)
蒲珩……………………………………………………………乾隆《直隶秦州新志》(139)
杨干昆……………………………………………………………道光《黄陂县志稿》(139)
黄肇敏家传…………………………………………………………光绪《上虞县志》(140)
吴景旭………………………………………………………………光绪《归安县志》(140)
徐一儁……………………………………………………………乾隆《吴郡甫里志》(141)
郏应凤……………………………………………………………乾隆《吴郡甫里志》(141)
陈妃水冢……………………………………………………………雍正《陈墓镇志》(141)
吴宗安妻李氏………………………………………………………《古今图书集成》(142)
李仙根…………………………………………………………………《康熙起居注》(142)
李仙根………………………………………………………………………《清实录》(150)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越南·潘清简(159)
延禄斋叙……………………………………………………………………清·张问陶(161)
吴门表隐……………………………………………………………………清·顾震涛(162)
命名定字论…………………………………………………………………清·李嗣业(162)
杂识………………………………………………………………………………………(162)
三、诗 文
七夕登瀛洲亭喜李子静张素存朱克咸徐孟枢诸年兄至…………………清·马世俊(167)
答李子静少司农兼索其书法二首…………………………………………清·陈廷敬(167)
秋日寄李仙根时以紫竹山兰见贻…………………………………………清·戴名世(168)
同李仙根林吉人黄阆友过延福寺访损喦禅师止宿………………………清·戴名世(168)
同李仙根辜再扬徐岂凡游小若岩…………………………………………清·戴名世(169)
送李侍读杨职方同使安南序………………………………………………清·张玉书(169)
李子静出使安南序…………………………………………………………清·申涵盼(171)
送李子静侍读使安南………………………………………………………清·龚鼎孳(172)
筹边楼送李子静太史杨鄂州兵部出使交彜还朝…………………………清·陈光龙(173)
题李子静学士《安南使事纪略》…………………………………………清·吕潜(174)
川中李子静学士属题安南纪使略…………………………………………清·许虬(174)
旋晋少司农督饷……………………………………………………………清·许 虬(175)
读安南传有感………………………………………………………………清·李常在(175)
赠李子静奉使安南歌………………………………………………………清·严我斯(176)
古松二首 有序……………………………………………………………清·黎申产(177)
吴门访李光禄故宅 遂宁李子静…………………………………………清·张鹏翮(178)
悼故光禄卿李子静…………………………………………………………清·张鹏翮(178)
春闺曲………………………………………………………………………清·李实(179)
岁暮感怀……………………………………………………………………清·李 实(179)
退王元倬……………………………………………………………………清·李 实(180)
苏州逢张敬修山人…………………………………………………………清·李 实(180)
李子静汪舟次出使………………………………………………………清·龙顾山人(181)
赠李子静少司农封山还朝 壬戌…………………………………………清·蒋楛(182)
阁学李子静相晤西湖,语及殿元马章民工各体书,亡儿鲜行楷,竟无一字留遗,深为叹惋,余不觉愀然,阁学不忘故人,于笔墨犹惜之,乃赋诗二章…………………………………清·吴景旭(182)
赠李涪江(秉德)并索画…………………………………………………清·张问陶(183)
入夔 自苏州回川…………………………………………………………清·李奕拓(184)
淮上同吴西文步月…………………………………………………………清·李奕拓(184)
生女感怀……………………………………………………………………清·李奕拓(184)
延禄斋诗……………………………………………………………………清·李树业(185)
乾隆辛巳秋嗣业弟自都诣龙池礼谒墓数晨夕因历叙始末,作此以赠…清·李树业(186)
赋…………………………………………………………………………民国·李久齐(187)
《春秋论》序………………………………………………………………清·李实(189)
《高惕菴语录》序…………………………………………………………清·吕潜(190)
《江晓帆诗文集》序………………………………………………………清·李作梅(191)
李仙根年谱…………………………………………………………胡传淮 陈名扬(192)
李仙根生平考述……………………………………………………胡传淮 陈名扬(230)
清代榜眼李仙根与邓小平家族………………………………………………胡传淮(265)
1668—1669:清朝与安南的外交争端………………………………………陈名扬(271)
后记……………………………………………………………………………胡传淮(282)
前言
胡传淮 陈名扬
蜀中遂宁,人杰地灵。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晚唐高僧船子德诚;宋代学者王灼,云门宗大师雪窦重显;明代女散曲家黄峨,武英殿大学士席书,军事家吕大器,诗书画大家吕潜;清代榜眼李仙根,贤相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不仅是遂宁历史上,亦是巴蜀文化史上坐标式的人物,在中华文明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榜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位置仅次于状元即第二名的人物,但其学识水平、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并不在状元之下,有的甚至还超过状元。当然,他们位居亚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皇帝的好恶取舍。事实证明,此后他们很多人都成了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思想家、外交家、书法家和朝廷重臣与社会名流。遂宁李仙根就是清代267年间蜀中唯一一名榜眼,亦是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的人。他是清初巴蜀一杰出人物,一代帝师,著名外交家、书法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李仙根(1621—1690),原名之钦,后改为仙根,字子静,号南津。仙根先祖于明代从湖北麻城迁入遂宁,居遂宁城南书台山下。其父李实,明末清初语言学家。由于家学积淀,仙根从小习慕经义,好古文。八岁入县学,因才华横溢,人称其为“高才生”。他练习书道,远效《兰亭序》《乐毅论》,近效赵孟頫。与众不同的是,仙根“不屑为俗学”,素有远志,为文作书,尤有天下襟怀。仙根自幼显露出来的抱负,受到外祖父南明重臣吕大器的重视。吕大器曾对他人夸赞:“子静气甚别,终成吾家宅相。”
李仙根二十三岁时,父亲李实进士及第,远赴江苏担任长洲知县,有善政,威望很高。顺治二年(1645),明清易代之际,李实去官隐居于苏州上清江。是年秋天,留守于遂宁家中的仙根和母亲吕氏二人来到李实隐居处一同生活。仙根和被民众比为“陶靖节”的父亲一同躬耕自给,互相研习学问,并在苏州锦帆泾旁开馆授课。此时仙根受父亲的影响很大。数年后,清政府平定四川,仙根受父命回蜀省墓应举。
民间传说仙根在苏州的学生柴世俊梦中知自己将中状元,师中榜眼。学生将此梦告知仙根后,仙根随即拆“榜眼”二字之半,合为“根”字,将原名“之钦”改为现名,并回四川应举。仙根回到遂宁家中时,正值四川举行乡试。仙根心知父亲誓不仕清,是不会同意他为清廷效力的。可是,仙根面对的是一个亟待汉臣建设的新兴政权,倘不能给统治者输入中华正统尧舜儒家之治国理念,便不是天下人的幸运。顺治十一年(1654),仙根赴川北保宁府参加四川乡试,中举。顺治十八年(1661),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殿试廷对第二,成为榜眼。旋授弘文院编修。从此,仙根成为四川入清后获鼎甲的第一人,亦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一位榜眼,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者。此后200余年四川无人超越。
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会试,李仙根任阅卷官,经过他批阅录取的士子有11人。康熙五年(1666),河北地震,仙根上疏言五件政事,详细介绍了四川的政治经济情况。不久,仙根便升为国子监司业、秘书院侍读。张鹏翮评仙根曰:“公负勃郁磅礴之气概,然以天下为己任”;“既而擢冠礼闱,翱翔艺苑,时邀金莲归院之荣。”
康熙六年(1667),清廷封臣安南国王黎维禧,进攻清廷封臣安南都统使莫元清所据高平地。莫元清战败,率族跨境逃入云南。第二年四月,黎维禧擅兵进攻莫元清事传到北京。边将请兵征讨,康熙不许,让廷臣推选“具才望、善辞令者”使安南。时任秘书院侍读的李仙根被廷举为宣谕安南正使,奉旨平息边境兵事。康熙赐仙根正一品麟蟒服,诏许便宜从事;兵部主事杨兆杰为副使。
离京赴安南之日,众大臣在宫门外为仙根饯行。仙根手持康熙帝所赐“龙旗玉仗”,身穿“一品绯衣”,众人羡艳不已。使团一行于康熙七年(1688)十一月到达南宁。仙根到南宁后面会了莫元清,并于十二月初前往安南。仙根到安南后,安南国王黎维禧先是不接旨。仙根引据律典,对安南君臣晓以大义,反复开谕十多次,耗时达三月。吏众见仙根威严若神,终按清廷三跪九叩礼接受了康熙圣谕,退还了莫元清高平地。仙根不辱使命,交南大定。他依据在安南的见闻和调查,归途纂《安南杂记》《安南使事纪要》,后成为研究越南史的重要典籍。
李仙根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人物。康熙八年(1668),李仙根出使安南时,路遇流落广东的蜀人邓嗣祖,谕令资助其回故里广安,200余年后诞生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此事载入了广安《邓氏分谱》和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没有李仙根,小平家族史也许会改写。
康熙八年(1689)六月,仙根回到北京。备奏始末,并进所撰《安南使事纪要》四卷。康熙大喜,御弘德殿召问,慰劳良久,命内院将该书翻译留览。不久,任命仙根为国子监祭酒。
康熙九年(1670),仙根总裁康熙庚戌科武会试,得士200名。在此前后,仙根撰《圣学颂》进呈康熙,言“古有起居注,记言记事,而礼科因请设左右史官”,请康熙设起居注官。康熙十年(1671)初,仙根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明珠等十五位大臣受命为清代首批经筵讲官。数日后,仙根与熊赐履、严我斯、孙在丰等十位大臣受命为康熙朝日讲官。八月,仙根以日讲官兼摄起居注,与严我斯、陈廷敬等成为清代第一批起居注官。仙根担任康熙朝经筵讲官和起居注官,成皇帝近臣。为宣达圣教、儒化清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湖广填川之际,李仙根提倡与民惠政。仙根协理翰林院时,敢于直言,曾对四川招收移民一事上谏。康熙年间,因川乱后人少地多,须从湖广等地招收移民填川。那时曾有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其本省现任文武各官有能如数招民开垦者,准不论俸满即升”等议。仙根听闻后谏言“目前虚名,转瞬实课,恐病民并病官矣”,坚决反对此制。他认为令民迁徙的最佳方法在于与民惠政。
当都察院副都御史职缺时,“内传李仙根有骨气可用”,因例不符,仙根未能担任。都察院副都御史职掌监察弹劾事,非秉直者不可任。此事反映出仙根在朝之名位,可知仙根秉直气节广为人知。
康熙十二年(1673),仙根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常议国家兴化问题,提出“崇实为要,不然是适滋扰也”的主张。七月,李仙根受命为《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
康熙十三年(1674),因吴三桂反清事,朝廷大举用兵。康熙认为李仙根是“文臣之知兵者”,派他到荆州协理大兵粮饷,兼理驿传抚民事务。仙根在鄂日夕谋划,终使经费够用。
康熙十八年(1679),李仙根任鸿胪寺少卿。十一月,康熙特擢仙根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仙根“言事率持大体,朝审覆奏,堂议参遗漏。”体现了仙根敢于直言、秉公议政的“中川风骨”。
康熙二十年(1681),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平定,清廷大庆。当时无辜受三藩案诛连者甚众,仙根力为平反,“全活万人”。四月,康熙于乾清宫听政。吏部题补户部左右侍郎员缺,康熙言“李仙根办事有才。”因得帝信任,仙根由左副都御史升任为户部右侍郎。
李仙根与张鹏翮同朝为官,同为遂宁人,同为相才,同为经国济民而努力,为乡人争光。张鹏翮《祭李子静文》言:“自吾乡席文襄公之殁也,百余年而吕少司马起。吕少司马之殁也,又三十余年,而公兴。”自席书以来,遂宁文脉延绵不绝。吕大器为南明重臣,李仙根继之,终成一代名士。李仙根之后即张鹏翮,亦为一代贤相。张鹏翮言仙根“钟岷峨之秀,秉箕尾之精”、“负勃郁磅礴之气概,然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为席书以来数百年之遂宁精神的内核。遂宁之“东山涪江秀杰蟠积之气”孕育了李仙根,推动着仙根走出盆地,“以道济天下,使家给人足,物阜民安”,“以方正之气,肃百僚,使贤良在位,忠谠盈廷”,“以帝王之学,深启沃,使礼乐明备,教化滂洽”。张文端公可谓知仙根之最矣。
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答李子静少司农兼索其书法二首》云:“千古风流让蜀人,西当太白望峨岷。眼高四海名无敌,狂客谁为贺季真。”对李仙根作了高度评价。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泰勒斯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造就出许多著名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以及艺术家等各方面英才。其中产生的状元、榜眼、探花便是在科举制度下层层考试造就出来的“鼎甲”人物。清代四川三鼎甲(状元骆成骧、榜眼李仙根、探花江国霖)中,李仙根从政最久(30年)、品级最高(正二品)、享年最长(70岁),然而对他研究却最少。清代李作梅撰《江晓帆(江国霖)诗文集序》时就感叹李仙根著述散佚甚多:“明新都杨升菴先生以海涵地负之才,大魁天下,著书四百余种,几于下掩来学,上薄古人。洪维我国家雅化作人,豪杰之士辈出。然二百年来,蜀中得鼎甲者,惟遂宁李子静阁学一人,至其著作,仅传《安南纪略》,其他杳无闻焉。”其言四川自杨慎后两百年惟李仙根一人得鼎甲,巴蜀文脉当仙根所承,而其诗文竟无多传,感慨系之深矣。近年来,大竹出版了《探花江国霖》(李新民、廖提双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资中出版了《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曾训骐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遂宁却没有出版过一本介绍、宣传和研究李仙根的书籍。今天,面对这位遂宁历史文化名人,不少人感到陌生,不信你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去问李仙根为何人,皆如与鸿荒初辟时人谈宇宙未形成以前事,茫然无以应。李榜眼为四川、尤其是遂宁大大地长了脸,三百年前他是巴蜀红人,三百年后他名气似乎小多了。遂宁人太不爱惜自己的乡邦人物了,想来令人唏嘘!
有鉴于此,为了改变李仙根研究的薄弱局面,我们决定编辑一本《榜眼李仙根》。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博采咨诹,搜寻散佚在《四库全书》、《清实录》、《清史稿》、《大清缙绅全书》、《国朝耆献类征》、《明清档案史料汇编》、《清代诗文集汇编》、《碑传集》、《四川通志》、《锦里新编》、《潼川府志》、《遂宁县志》、遂宁《李氏族谱》、日记、方志、史乘、碑石、笔记、墨稿、诗选、诗话等史、子、集各部文献中的有关李仙根的诗文、传记、野史等资料,进行辑补整理,力求竭泽而渔。经过数月劳作,集腋成裘,粲然可观,书稿终成。此书较为全面地整理收录了李仙根现存诗文、传记、年谱等文献,为研究李仙根提供了资料。然而历史太宏大、太浩繁,挂一漏十,在所难免;抛砖引玉,尚待来哲补正。李仙根是一位不该忘却的历史文化名人,是一块“沉埋的丰碑”,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宣传、去研究、去解谜,使之重新矗立于世间。
2015年6月15日
参考资料
李仙根年谱.中国知网.2016-04-30
李仙根生平考述.中国知网.2015-12-31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7 17:2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