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泽,全缘,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约8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雄花无柄或具柄,散生内壁,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榕树的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
侧根非常发达。枝条上有很多
皮孔,到处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悬垂,像一把把胡子。这些气生根向下生长入土后不断增粗而成
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榕树气生根的功能和其他
根系一样,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同时还支撑着不断往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一棵巨大的老榕树支柱可多达千条以上。它的树冠可覆盖6000多平方米,被人们称为“
独木成林”。
呈长条状,长达100cm,粗根直径0.5~1cm,幼根纤细如粗线状,常有分枝,支根有时7条丛生。表面红褐色,有纵皱纹,上半部或全体密黄白色皮孔,粗根上更明显。质柔韧,难折断,断面木部棕色。气微,昧涩。以根条纤细、成须状、表面红色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