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西宅地处东阳市吴宁镇与巍山镇之间,离城区17公里,东嵊S37公路沿村而过。南倚凤凰山,北临东阳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相传原名喽西,其时邻村乔宅为大村,出乔太师(南宋宰相乔行简)。喽西村小,居乔宅西北,村民楼姓,被人污为乔宅之仆,讹称喽西。后喽西出并肩王,甚感村名玷污名声,遂易名楼西宅。
历史沿革
宋元明清时期属孝德乡,1929年属第二区,1932年称楼西宅乡,1935年5月属十都乡,1944年11月属练溪乡。1950年7月为凤山乡一村,1956年3月为李宅乡胜利高级社,1957年8月属凤山乡,1958年9月属李宅人民公社凤山管理区,1961年9月属凤山人民公社,1966年12月至1980年7月曾改称红阳人民公社,1983年8月属凤山乡,1992年5月属北江镇,2003年至今属歌山镇。全村425户、1329人,耕地1053亩,其中田997亩,地56亩。
文化渊源
秀丽清明地 文教渊源长
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志士仁人等于1942年组织游击队,奋起抗日,以楼西宅及南山沿各村为根据地,灵活机动,打击日本侵略者。1943年冬,日本侵略者恼羞成怒,纠集400余人大举骚扰,焚毁楼西宅及相邻各村房屋1000余间,百姓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楼西宅一贯重视文教事业。自元明以降,楼氏宗祠置学田数百亩,开办义学,课教子弟。民国以后,兴办小学,不遗余力。1944年,游击队周锡齐部拦截驻扎在巍山的日本侵略者,夺得大批构筑防御工事所用木材,即用以建筑学校楼房,并命名为练溪乡第一中心小学。近年来,村干部多方设法,筹集资金60余万元(其中台胞楼思仁、楼锡康等人捐助美金22000元),建成四层教学大楼,面积2600平方米,教室24个。并建有会议室、大会堂、室内活动场、校史馆等。
1969年,办有初级中学。1986年自筹资金在东江之滨建立初中新校舍,环境清雅,利于教学。现全村已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村现有大专院校毕业生89人,其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知识分子42人。知名学者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评论家、诗人楼肇明,其生平事迹列入
英国剑桥大学编撰的《世界名人录》;留美经济学博士、曾任
联合国开发署1974年,在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运动中,楼西宅文艺宣传队受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委托,力膺大旗,自编节目,在全县范围内巡回演出,历时30余天,受教育群众达20余万人次,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交通与经济
交通称便利 经贸俱发达
楼西宅每天有开往宁波、杭州等地的过往班车七、八辆,现又开辟楼西宅至怀鲁南北线公路,将东阳北乡三条东西公路直接相连,交通更加便利。
1988年始,每年农历八月初七增开秋季物资交流大会。从此,楼西宅每年春、秋有两次物资交流会。交易额上百万元。
近年来,村里十分重视优化生态环境工作,大力开展村容街貌建设。环村街道全部铺成水泥地,计面积10000余平方米。每逢市日下午,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市街沿水渠,设置花坛,种植常青树及月月红等花卉,为市容更添秀色。一到夜幕降临,沿街路灯齐放光明。
楼西宅向来商业发达。1949年前就有南杂货店11家、国药店3家、染坊2家、茶店10家、成衣铺3家、笔店1家、榨坊2家、馄饨面条等食物店7家。逢市日,有肉摊7个,豆腐摊20个。现每逢市日,百业云集,有大小摊贩400余个。平时每天都有一个近百个摊位的菜市场。村中有镇卫生院、信用社、供销社、毛猪购销站、冷冻库及农机厂、木雕厂、云母厂、汽车修配厂、水泥预制场、电器修理部、食品购销站等20余家乡镇企业。并有百、杂货店5家,五金农机商店2家,针织服装店4家,裁缝铺3家,理发店6家,饮食店7家,客栈3家,小菜铺3家,医疗室3个,建筑材料供应处2个,照相馆、粮油门市部、布店、建筑材料批发部、陶瓷店各1家。
南起楼西宅,北通大里村的两条商业大街已初步竣工,长1000米,宽30米。大街东侧为农贸市场与镇邮电所,西侧为镇行政设施中心及工业区。届时,楼西宅不仅是北江镇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而且是东阳市出东门最大的商贸市场之一。最后谢谢大家关注楼西宅.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