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楷(拼音:kǎi、jiē)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楷指黄连木,读jiē。楷又读kǎi,指法式,泛指典型、模范。又指一种字体,取这种字体工整、可以作为楷模之义。
文字源流
“楷”在金文中写作图1、2,右部为“木”字,作为形符,表示“楷”的本义与树木有关;左部的图A是“皆”的异体字,“皆”表示全、都,于此仅作为不表义的声符,表示音读。小篆中(图5),声旁“图A”演变为“皆”,下部的“曰”变作“白”;同时结构固定为左“木”右“皆”,而为隶书、楷书沿袭。
“楷”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树木名,音jiē,即黄连木。相传楷树枝干疏而不屈,所以被用来形容刚直。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引申为法式、典范,音kǎi。
楷书的楷当楷模讲,楷书的原义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或有法度的字,本来并非某种字体的专称。作为一种字体的楷书在汉魏之际就已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为主要的字体。从南北朝到唐代,楷书有正书、真书、隶书等名称。在唐代,楷书已经用来指称现代所说的楷书了。宋以后,楷书就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苦骇切(kǎi)
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
说文解字注
“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注:《皇览》云:“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传言弟子各持其方树来种之。”按,楷亦方树之一也。《儒行》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楷,法式也。楷之言稽,我稽古,而后世又於此焉稽也。
“从木,皆声”注:苦骇切,十五部。以下言木名,故先之以孔冢所树。
广韵
古諧切,平皆見 ‖ 皆聲脂1部(jiē)
楷,《説文》云:“木名,孔子冢蓋樹也。”《廣志》云:“孔子冢上特多楷樹。”
苦駭切,上駭溪 ‖ 皆聲脂1部(kǎi)
楷,模也。式也。法也。《說文》曰:“木也。孔子冢蓋樹之者。”又姓,苦駭切。四。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楷
古文:𣗀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並苦骇切,音锴。《说文》: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淮南子·草木训》: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榦枝疎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
又《广韵》:模也,式也,法也。《礼·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后汉·李膺传》:天下模楷李元礼。
又强楷。《人物志》精良畏愼,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又楷书。《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路史》:今人楷书,亦有数体,有古字楷书,有今字楷书。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並居谐切,音皆。义同。
又叶遣礼切,音起。《后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说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木”的末笔捺改点。
【写法】“木”窄“皆”宽,顶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齐平。“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皆”,“比”宽“白”窄;“比”,㇙(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乚(竖弯钩)起笔高于㇙(竖提),弯底在横中线;“白”,撇起笔于横中线,竖在竖中线右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4 21:50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