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树蜥是有鳞目鬣蜥科树蜥属动物。棕背树蜥头长为头宽的1.5-1.8倍,尾长为头体长的2倍以上。头顶鳞大小似一样,额部微凹,吻棱与眼睫相连成刃状,吻长大于眼径,上唇鳞9-11枚;鼓膜裸露,其径为眼径的一半;眼睫后棘1,颞部棘3,中间者最长;鼓膜上方棘状鳞5枚,眼与鼓膜间大鳞5-6枚;肩褶显著,肩前窝被粒状小鳞;颈背发达向后愈矮;体鳞大小一致,环体中段鳞53-62枚;喉鳞起棱,棱尖向后上方;腹鳞强棱;体背面棕色,眼具变色树断放射状黑纹达鼓膜处;自部后伸1条水平的乳黄色纵纹,把背斑割裂成上述形状;腹面浅棕色;幼体腹面淡黄色,腹中线黑纹明显,下颌也具黑色线。
形态特征
头长为头宽1.5倍左右;尾细长,长于头体长2倍。前额较平,额顶微凹;颊部内陷,颞部隆起。吻端钝圆,略超出下颌。吻棱与上睫脊相连,形成锐棱。
鼻孔大,呈圆形,位于鼻鳞后半部。眶后有一棘鳞或疣鳞,较矮。头后两侧各有一丛枕棘,中央一枚最长。鼓膜裸露,后方有1列棘鳞;眼与鼓膜之间有1行大棱鳞。吻鳞与鼻鳞间有1枚小鳞。鼻鳞长椭圆形,位于吻棱下方。上唇鳞9-11枚,下唇鳞9-11枚。
肩褶明显,呈三角形,褶部被细鳞。体显著侧扁,背部鳞片大小一致,起棱,覆瓦状排列,略大于腹鳞。
腹鳞亦大小一致,起强棱,末端尖出整齐成行直向后方。颈鬣发达,与背鬣相连,鬣鳞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减小,在体后段呈锯齿状,至尾部消失。尾鳞具强棱。四肢中等大小;第三指、第四指几等长,第四趾长于第三趾。第四趾趾下瓣26-31行,每一趾下瓣有2个向前下方尖出的棘。后肢贴体前伸时,最长趾端可达鼓膜后缘与眼眶之间。
雄蜥尾基部膨大,颞部明显隆起。生殖季节出现暗紫色喉囊。上唇鳞、下唇鳞、吻背和下颌前部鳞片有鳞窝,窝内有白色分泌物。雌蜥鳞窝少,且小,无白色分泌物。
生活时,体背灰棕色或浅橄榄棕色,背部有6-8条黑棕色横纹,横纹在体侧下部分叉。尾背有黑棕色横纹12-19条。头背绿棕色,下眼睑有4条不甚清晰的黑色辐射纹,颊部有一黑色斑块。上、下唇缘至鼓膜下方黄白色。体腹面浅棕色。
生活习性
棕背树蜥栖息于环境潮湿的热带雨林内,常在海拔450-1600米的热带亚热带丛林或草丛、灌丛中活动。有时也出现于城市园林绿化带。捕食林中昆虫。以小型昆虫为主食。相对湿度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保持在25-30℃。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阿萨姆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缅甸、泰国北部(包括普吉岛)、老挝、越南(包括昆仑群岛)、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柬埔寨。在中国分布图云南(西部、南部、东南部、中部)、广西、广东(广州)、福建、贵州、海南、江西。
繁殖方式
棕背树蜥以卵生方式繁殖,5-6月雌蜥怀卵2-15枚。卵径8毫米×8毫米-11毫米×16毫米。
动物学史
棕背树蜥的种名是以玛丽亚·艾玛·格雷(Maria Emma Gray,1787-1876年)的名字命名,玛丽亚·艾玛·格雷是英国动物学家和农业学家,并且是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年)的妻子。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无危(LC)。
主要价值
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可以入药,滋补壮阳,行气止痛;用治肾虚体弱、阳痿、气滞胃痛。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