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红壤是红壤向黄棕壤过渡的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为
第四系红色粘土,有效土体厚度40至100厘米不等,质地粘重,为壤粘土至
粘土。地表土壤颜色鲜红,剖面中可见大量的铁锰胶膜和
网纹层,
富铝化作用强烈。
棕红壤是指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具有红壤属性的土壤,是
红壤向黄棕壤的过渡亚类。棕红壤受其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控制,具有与红壤类似的特性。总体看来,土壤质地粘重、结构差、呈酸到强酸性反应、养分含量低等不良特性是棕红壤的主要属性。
棕红壤有明显的粘化B层,土体为A—B—C构型。剖面B层的颜色润色以红棕色(2.5YR4/6~4/8)为主,平均红色率9.5;风干后转呈鲜棕红色(5YR 5/6)至橙色(5YR6/8~5/6),其平均红色率降至3.5。多数剖面的下部土层为黄橙色(10YR7/4)的粗大网纹映在红棕色土体中,常称
网纹红土。
棕红壤质地为壤质粘土至
粘土。B层粉/粘比0.60~0.70,具有残积粘化特征,B/A粘化值1.17~2.00。土壤的颗粒迁移系数表明,A层和B层砂粒减少较多,而从粉砂级(0.02~0.002毫米)开始,直至
粘粒,其迁移系数均为负值,粘化由表层至心土层的粘粒都有积累。其中粉砂粒级上层积累量高于
心土层,粘粒级积累量心土层超过
表土层,残积粘化与
淋溶作用同时存在。
棕红壤的pH值在4.7~5.9之间,土壤
酸性反应。
交换性盐基总量1.8~12.6厘摩尔/千克。交换性酸0.5~8.2厘摩尔/千克,土壤有效
阳离子交换量10~16厘摩尔/千克。盐基饱和度表层平均53.34%,心土层24.68%,个别土壤剖面表层49.7%,
心土层仅18.0%,
底土层36.2%,均呈不饱和状态。
土壤质地和土壤胶体的品质有关,阳离子交换量高,因此酸性结晶岩、中性结晶岩和泥质岩母质发育的棕红壤,较第四纪红色粘土、基性结晶岩母质发育的棕红壤,阳离子交换量少。但总体上看,棕红壤与相似母质的红壤相比,其阳离子交换量略高。棕红壤的盐基饱和度一般都小于35%,也有一些土壤的某些层次超过35%,但都在50%以下,不同母质的棕红壤,其
盐基饱和度不同。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棕红壤,土壤盐基饱和度较高,酸性结晶岩类母质棕红壤较低,此外,从土壤层次看,一般A层高于B层和C层,这是复盐基过程影响的结果。
中国棕红壤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北部,大体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长江沿岸红壤丘陵区、低山山区。从土地利用来看,大多数棕红壤分布区以林荒地为主,
耕地次之,少量的水面。耕地中旱地面积较大,水田面积略小,而且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无旱灾、水灾危害的耕地约为一半。林地中用材林比例较高,经济林面积较小。
随着经济发展,受市场的影响,棕红壤丘陵区的土地利用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如
鄂南棕红壤试验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田的比例下降,早地的面积上升,水域面积的增大,果园面积上升,茶园面积下降。1981年仅有水稻田的一半略强,到1998年就与水稻田不相上下了。其原因主要是种水稻劳动量大,粮食价格低、效益不高,农民所得回报少,因而积极性较低。农民逐渐将一些水稻田改作了早地,种植收入更高的
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