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眉山岩鹨(学名:Prunella montanella)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头和头侧黑色,有一长而宽阔的皮黄色眉纹从额基一直向后延伸至后头侧,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栗褐色具黑褐色纵纹。两翅黑褐色,翅上有黄白色翅斑。下体黄褐色或皮黄色,胸侧和两胁杂有细的栗褐色纵纹。
形态特征
额、头顶、枕、头侧黑色,眉纹皮黄色或棕黄色、长且宽阔,从额基侧一直延伸到头后侧。后颈、背、肩栗褐色,各羽均具有黑褐色羽干纹或羽干纹不明显。有的背、肩呈淡褐或棕褐色具栗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灰褐或橄榄褐色,尾灰褐或黑褐色,翅上
覆羽褐色或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黄白色或棕色,在翅上形成两道明显的翅斑。
飞羽褐色或黑褐色,
外翈羽缘淡红褐色。颏、喉、上胸棕色或黄褐色,胸部羽基黑褐色微呈鳞状斑,胸侧和两胁黄褐色或棕色、具栗褐色纤细纵纹,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皮黄色或皮白色沾棕。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淡。
虹膜黑褐或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黄褐色,脚淡黄褐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
褐岩鹨(Prunella fulvescens)与棕眉山岩鹨较为相似,但褐岩鹨头顶暗褐色.头侧黑色,眉纹白色,体侧无斑纹。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栖息环境
棕眉山岩鹨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林缘、河谷、灌丛、小块丛林、农田、路边等各类生境。繁殖期则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带,尤以河谷地带较常见。
生活习性
行为: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地上奔跑迅速,善藏匿,常躲藏在茂密的灌草丛中,很少呜叫。遇人很远即飞,每次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
迁徙:棕眉山岩鹨在中国主要为
冬候鸟。每年10月初开始迁来中国,10月下旬到11月末陆续到达中国越冬地,翌年3-4月开始迁往西伯利亚繁殖地。在中国长白山于5月15日还采得标本。说明在5月初还有未迁走的。
叫声:叫声为清脆的“seereesee”或“si-si-si-si”声;鸣声为尖颤鸣。
食性:主要以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草子、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食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存在(繁殖地):俄罗斯(东亚部分、中亚部分、欧洲部分)。
存在(居住地):中国、韩国、蒙古。
游荡(非繁殖):黎巴嫩、朝鲜。
游荡(季节性不确定):白俄罗斯。
游荡: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波兰、瑞典、美国。
存在和起源不确定:印度。
中国
棕眉山岩鹨在中国系冬候鸟,主要越冬于中国辽宁(东南部凤城、庄河、南部大连、营口、西部建平、义县、兴城)、内蒙古(东南部赤峰)、河北、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宁夏(贺兰山)、青海(西宁)、甘肃(西北部武威,偶尔至上海和四川会东。迁徙期间经过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伊春)、吉林(长白山、延边、通化、四平)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营巢于西伯利亚北部泰加林中,5月中下旬雄鸟即频繁地站在树上或灌木顶端鸣叫。巢多置于小树上或灌木上或灌木丛中地上。巢主要由细枝、枯草茎、枯草叶、草根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的草茎、苔藓和毛发。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6枚,多为5枚,卵蓝色或淡蓝绿色,光滑无斑,大小为17-22毫米×12-14毫米。
亚种分化
关于亚种分化,尚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将棕眉山岩鹨分为2亚种,即指名亚种 (Prunella montanella montanella)和东部亚种(Prunella montanella badia)。前者分布于西伯利亚北部,从乌拉尔北部往东到叶尼塞河下游盆地和哈坦加河;后者分布于叶尼塞河或哈坦加河以东到阿纳德尔盆地和楚科奇半岛。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羽色深浅不同,指名亚种较淡,纵纹较多(Dement’ev and Gladkov 1954;Vaurie 1959;De Sehauensee 1984)。但有的学者认为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意分为2亚种而为单型种(郑作新1976,1994;Howard and Moore 1980,1991)。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
伯尔尼公约》(Bern Convention)——附录Ⅱ。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在欧洲,估计繁殖种群数量为100-500对,相当于200-1000只个体(国际鸟类联盟2004年),欧洲占全球种群数量不足5%。据估计,俄罗斯的种群数量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巴西,2009年)。
2022年11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管护员贺成武拍摄到棕眉山岩鹨和棕背伯劳,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次发现的两种园区鸟类新记录。
2022年11月,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确认发现棕眉山岩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