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氏牡丹鹦鹉
鹦鹉科牡丹鹦鹉属鸟类
费氏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 fischeri):体长一般在13-15厘米,体重50-55克。是七彩缤纷的小鹦鹉,深橙色的额头和脸颊,前胸黄色,体羽青绿色,尾紫蓝色,有一对镶着白边的眼睛,嘴鲜红色,脚灰色,鸟喙红色,虹膜棕色。经人工培养还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黄、白、钴蓝、紫、灰、银、乳白及杂纹等。
形态特征
费氏牡丹鹦鹉一般长度14-15厘米,体重42-58克。略小于同属的桃脸牡丹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为橘红色;头顶和头部后方为橄榄绿色;前胸和颈部为橙黄色;身体两侧、腹部、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上方为紫蓝色;翅膀内侧覆羽蓝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鲜红色,虹膜棕色,脚灰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基部有棕色斑纹。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脚短,强大,对趾型,适于攀援生活。
费氏牡丹鹦鹉无亚种分化,经人工培育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黄、白、钴蓝、紫、灰、银、乳白及杂纹等。其中蓝色变种是此品种主要的变种,体型较野鸟略为细小。它的背部、胸部及尾部呈亮蓝色,颈部为白色,头部为浅灰色,有浅粉红色的喙。此蓝色变种首先于1957年由R. Horsham博士在南非成功繁殖,2年后由F. Warford博士于美国旧金山成功繁殖。黄化变种首先于法国出现,体色呈浅黄色,脸部呈橙色,喙部为红色。白化变种亦已成功繁殖。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灌木丛和金合欢属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区、介于1100-2000米之间各种棕榈树和其他数种分布的林区、灌丛平原区、开阔的草原地型和农耕区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费氏牡丹鹦鹉食用多种食物,包括种子及果实,农夫视它们为害鸟,因为它们有时会食用农作物,如玉米、黍等。另外,它们每天都需要饮用一定的水,如果天气异常炎热,它们会聚集在水源附近,以便一天多次取水。在收获季节,费氏牡丹鹦鹉成群结队迁徙到农业区食用种植的谷子和玉米等,其迁徙行为通常是伴随着食物的收获而发生的。
人工饲养的费氏牡丹鹦鹉,常喂给稻谷、谷子、小米等饲料,还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蛎粉、叶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
防御行为
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直接飞走或鼓起羽毛并且展开翅膀使自己看起来更大,起威慑作用,并稍微张开喙,准备在必要时啄咬敌人。在啄咬敌人前,一般会发出刺耳的咆哮声,起警告提示作用。目前已知会捕食费氏牡丹鹦鹉的是一种学名为Falco biarmicus的鹰即猎隼,这类鹰往往对费氏牡丹鹦鹉造成致命性的威胁。
社群行为
费氏牡丹鹦鹉喜欢成群结队寻找食物并一起飞行,群体大小为10-20个个体甚至数百个个体。在需要长途飞行时,往往成群结队,此时鸟群飞得又快又直。
交流行为
费氏牡丹鹦鹉一般通过叫声进行交流或表达情绪。它们在睡觉前会与鸟群中的其他费氏牡丹鹦鹉交流而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进行相互检查;受惊的费氏牡丹鹦鹉会发出吱吱的叫声;愤怒时则发出嘶嘶声,并一直敲击它们的喙;愉快放松时则发出啁啾声;在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领地或配偶时发出咔哒声。
分布范围
野生的费氏牡丹鹦鹉主要分布在东非中部的坦桑尼亚,其在坦桑尼亚北部的Nzega和Singida区、塞伦盖蒂、阿鲁沙国家公园、维多利亚湖南缘和维多利亚湖的Ukerewe群岛最为常见。另外卢旺达、布隆迪、肯尼亚也分布了一定数量的费氏牡丹鹦鹉,但极大多数是从笼中逃脱或被放生的宠物鸟所形成的群落。如今费氏牡丹鹦鹉作为饲养宠物已在全球得到推广。
繁殖方式
在干燥季节费氏牡丹鹦鹉的繁殖季为1-2月、4-6月、7月;它们会寻找枯死的树洞为筑巢地点,也有些鸟会在峭壁上的裂缝中筑巢。
人工豢养的费氏牡丹鹦鹉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开始,可以提供20×20×30厘米的厚木巢箱;一般雌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0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之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产,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幼鸟羽毛长成约需32天。如果缺乏矿物质,亲鸟会有拔去幼鸟身上羽毛的倾向,照顾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数次,但是为了亲鸟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野生费氏牡丹鹦鹉的寿命平均为12.6年,圈养的寿命为15-25年。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费氏牡丹鹦鹉的数目估计介乎于29-100万(评估机构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但在原生范围保护区以外的鸟只密度则较低,野生种群分布较为集中。自1970年以来,野生种群数量大幅下降,三代内种群数量下降率在20-29%。其中费氏牡丹鹦鹉的成鸟数量也在呈现下降趋势。
保护级别
1995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近危(NT)。
致危因素
自15世纪50年代以来,费氏牡丹鹦鹉一直被当作宠物饲养和销售。1926年,它们成为活鸟交易的一部分。1987年,费氏牡丹鹦鹉成为世界上交易最广泛的宠物鸟,也是当时进口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最受欢迎的野生捕获鹦鹉,占坦桑尼亚鹦鹉出口的80%。2005年-2014年间,该鸟从非洲大陆的出口量约为800只,2005年-2016年间,超过20000只(包括野生的及人工繁殖的)费氏牡丹鹦鹉被输入新加坡。
在农业区被视为害鸟,被农夫暴力驱赶、杀害。当费氏牡丹鹦鹉成群结队地以农作物为食时,它们的数量可以达到数百只,从而损害水果和粮食作物。因此,它们经常被农民视为害鸟而杀死。
保护措施
此处的保护以坦桑尼亚为代表: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费氏牡丹鹦鹉通过啄食植物及其种子(例如猴面包树、金合欢树等)来促进种子传播,这些植物的种子可能附着在它们的羽毛上,抑或是食用却无法消化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从而扩大此类植物的分布范围。
扩展阅读
英语中的lovebird:费氏牡丹鹦鹉的恋鸟,与牡丹鹦鹉属的其他恋鸟一样,为终身伴侣。lovebird一词源于恋鸟配偶之间牢固的联系。如果分开,两只鸟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两只鸟喜欢尽可能多地进行身体接触,相互梳理羽毛,并咬对方的喙。由于这个动作看起来像是一对情侣在接吻,英语中会用单词“lovebird”形容恋人,因此该鸟也被称作费氏情侣鹦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20:0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