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颌翼龙
翼龙目翼手龙亚目动物
梳颌翼龙(属名:Ctenochasma)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晚期。该属已发现三种:罗氏梳颌翼龙(C. roemeri)、纤弱梳颌翼龙(C. elegans,原先是翼手龙属的一种)、以及塔氏梳颌翼龙(C. taqueti)。化石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索伦霍芬石灰岩(Solnhofen Limestone)、法国东部等地。最小的纤弱梳颌翼龙种,翼展长25厘米。
发现与命名历史
在1852年,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将一个发现于索伦霍芬石灰岩层的下颌化石,建立为新属,罗氏梳颌翼龙(C. roemeri)。属名意为“梳子颌部”,意指其长而狭窄、紧密排列的梳子状牙齿。在1861年,Johann Andreas Wagner将一个完整标本命名为翼手龙属的新种,纤弱翼手龙(C. elegans)。隔年,A. Oppel根据一个破碎的头颅骨,建立为新种,纤细书颌翼龙(C. gracile)。这两个种可能是同种动物,而Wagner较早命名,具有学理上的有效性,因此纤弱翼手龙改归类于梳颌翼龙的一种,纤弱梳颌翼龙(C. elegans)。
在1981年,Paul de Buisonjé命名了新种,孔脊梳颌翼龙(C. porocristata),与其他种的主要差异在于口鼻部上侧的头冠。该种的头冠被认为是种性征、或个体成长的变化,而非物种间差异,因此该种普遍不被认为是独立种。
在1972年,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对一个发现于法国的部分头颅骨、完整脑壳,进行初步研究,但没有进行命名[4]。在2004年,翼龙类学家克里斯·班尼特(Chris Bennett)重新详细地研究这个化石,提出这化石属于梳颌翼龙,而且应该建立为新种[5]。三年后,克里斯·班尼特将这化石建立为梳颌翼龙的新种,塔氏梳颌翼龙(C. taqueti)。种名是以进行最初研究的菲利普·塔丘特为名。
体征
梳颌翼龙嘴部有超过数百颗梳子状的小型牙齿,牙齿长而狭窄、紧密排列,形成梳子状齿列,而嘴部延长而狭窄。研究人员推测,梳颌翼龙可能是滤食性动物,用梳子状牙齿来捞起水,过滤水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口鼻部前端成圆形、稍微翘起,牙齿分布于口鼻部的前段到中段。
梳颌翼龙的成年个体,具有骨质头冠;幼年个体则没有发现头冠。体型最小的种,纤弱梳颌翼龙,翼展约25厘米。
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翼龙类、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梳颌翼龙可能是夜行性动物,生活方式可能类似现代夜行性海鸟;而掘颌龙、翼手龙属可能属于昼行性动物,两者与梳颌翼龙生存于相同地区。梳颌翼龙可能是为了避免与以上物种争夺相同食物来源,而错开活跃时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8 17:30
目录
概述
发现与命名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