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学名:Ictalurus punctatus)隶属叉尾鮰科真鮰属,又称沟鲶、钳鱼等。该鱼体延长,腹部平直,口亚下位,横裂,上下颌具尖锐细齿,四对须,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背鳍和胸鳍具硬棘,棘外缘光滑,内缘呈锯齿状,尾鳍深分叉。雄鱼头部宽大,上颌圆润,头背部有两条隆起的肌肉,腹部小而硬;雌鱼头部窄小,上颌较尖,头背部肌肉不明显,腹部大而软,可见卵巢轮廓。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体型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头部稍粗大,尾部稍细长,腹部平直,背部侧斜平。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侧线孔明显。
颜色
成鱼体色淡灰色或灰白色,侧线以下逐步变淡,至腹部为乳白色。幼鱼体色深灰,体型似蝌蚪。体长6cm开始出现不规则斑点,成鱼到亲鱼时消失。
触须
斑点叉尾鮰触须4对。口角须1对,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1对,下颌须2对,均较短。鼻孔两对,前后鼻孔在鼻腔相通,鼻须着生于后鼻孔基部。
鳍
斑点叉尾鮰具有背鳍1个,鳍棘1根,后缘呈锯齿状,鳍条6~7根;胸鳍1对,鳍棘1根,鳍条8~9根;腹鳍鳍条8~9根;臀鳍鳍条24~29根;尾鳍分叉,鳍条数不定;背鳍后有一脂鳍。
内部构造
鳃
斑点叉尾鮰的呼吸器官为鳃。鳃由鳃丝、鳃弓、鳃耙构成。鳃弓5对,前4对着生有鳃丝,鳃耙排列稀疏。
骨
斑点叉尾鮰脊椎骨47节。第1~2节愈合;第3~12节着生有肋骨;第13~16节着生有短肋骨;第17~47节,肋骨封闭愈合成脉弓。无肌间刺分布。
消化道
斑点叉尾鮰颌骨密布细齿,适于撕裂食物。消化道长度为体长的2-3倍。胃部膨大且具有高度伸缩性,饱食后可占据腹腔容积的25%以上。肝脏为其最发达的消化腺,以体重4700克的个体为例,肝胆总重可达100克。
性腺
性腺位于腹腔上部,脊柱下方,肠系膜的两侧,基部有血管与肠系膜相连。性腺成对分布。卵巢一对,粗大,表面有小血管网分布。雄鱼性腺一对,白色,呈树枝状,性成熟后精液不易挤出。
腹膜
斑点叉尾鮰腹膜黑色。鱼鳔发达,二室,壁厚呈乳白色。
栖息环境
斑点叉尾鮰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深水有砂砥、块石底质的底层水中,在池塘养殖也喜栖手水体底层。斑点叉尾鮰是一种淡水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为 0°C~38°C,生长摄食温度为6°C~36°C,最适生长温度为 16°C~32°C,繁殖温度为 18°C~30°C,最适繁育水温为22°0~28°C。
分布范围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广泛分布于美洲中部、东部的淡水和咸水中,在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也有分布。中国于1984年首次从美国引进。
生活习性
食性
斑点叉尾鮰 是一种底栖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体中,其食性呈现明显的个体发育差异: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而成鱼的食谱更为广泛,包括浮游动物、摇蚊幼虫、软体动物、甲壳类、藻类、高等水生植物、植物种子以及小型鱼类等。
人工养殖条件下,斑点叉尾鮰可摄食以鱼粉、豆饼、玉米等为主要原料的配合饲料,并可兼食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以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
活动
斑点叉尾鮰的活动强度与其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幼鱼活动能力较弱,集群栖息于水体边缘觅食,随着个体发育逐渐转向中下层水体活动。该鱼偏好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活动,清晨和傍晚可在水面观察到其活动迹象。成鱼,尤其是体型较大的个体,昼伏夜出,主要在夜间摄食。
防御
斑点叉尾鮰在遭遇捕食时,斑点叉尾鮰背鳍和胸鳍上的棘刺堪称极佳的防御机制。斑点叉尾鮰还有群集的习性,通过集体行动来减少被捕食的风险。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斑点叉尾鮰雌性个体3冬龄达到性成熟。1龄个体性腺发育不明显,2龄个体30~40%可发育到第Ⅲ期,3龄个体15~20%可以顺利产卵。雄性个体提前一年成熟,2冬龄即可繁殖。斑点叉尾鲖为大型鱼类,生长速度较快,自然界最大个体体重可达20公斤以上,体长可达100厘米,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第一年体长可达15~20厘米,体重50~120克;第二年体长可达26~32厘米,体重1~2千克;第三年体长达到35~45厘米,体重可达3千克左右。
繁殖方式
交配产卵
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7月份,水温达到23℃开始发情,最佳产卵水温为26~29℃左右。产卵前,雄鱼选择石缝、树洞等空洞隐蔽的地方为鱼巢。每条雄鱼占据一定的地盘为领地,排挤其它雄鱼进入。雄鱼开始发情时,引诱雌鱼到鱼巢中产卵。产卵一般发生在晴好天气凌晨至清晨,产粘性卵,呈浅黄色,平均直径为3.2毫米,产出后粘连成块。产卵期持续4-~6个小时,雌性每年可产卵2000~70000个。产卵完成后,雄鱼将雌鱼赶跑,自己守巢护卵。雄鱼摆动鳍条产生水流,交换卵块内部的水体,保证卵块内有充足的溶氧供应。
孵化生长
在26~28℃的水温下,受精卵经115~147小时孵化破膜。鱼苗出膜时呈粉红色,体长0.9厘米,集群成堆。2~3天后颜色变深至淡灰色,体长1.0~1.3厘米,开始慢慢散群。此时可以开口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当体长长至1.8~2.0厘米时,外型很像小蝌蚪,头部特别大,8根触须清晰可辨。当年孵出的仔鱼年终体长可达15~20厘米,体重50~120克,第2年达1~2千克,第3年达3千克以上。
人工养殖
亲鱼选择
亲鱼的选择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一般选择个体较大、体质健壮、外观完整的成鱼,年龄在4~5龄,体重在1.5~3.5千克,雌雄比例为1:1。
亲鱼培育
选择好的亲鱼后,放入专门的池塘进行培育。亲鱼培育池应临近水源、排灌方便,面积3~5亩,水深1.5~1.8米,以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为佳。每亩放养60~80尾(150~200千克),雌雄比例1:1,同时套养10厘米左右的鲢、鳙鱼种(100~200尾/亩)以调节水质。日常适当投喂动物性饲料,如畜内脏、小杂鱼和虾类,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鱼苗暂养
鱼苗出膜后集群在孵化器底部,用虹吸管轻吸至暂养池。暂养池以圆形为佳,面积1~2平方米,水深0.7~0.8米,每平方米可暂养2~3万尾。前3~4天保持流水充足,4~5天后开始投喂浮游动物和人工配合的微型饵料,少量多次。到9~10日龄,鱼苗全长达2厘米,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培育池面积1~2亩。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消毒,然后用猪、牛、人粪培肥水质。待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时,将体长2厘米、9~10日龄的鱼苗放入肥水池中。
成鱼饲养
成鱼饲养采用大规格鱼种15-20厘米,选择体表有光泽、大小均匀、体质壮健的鱼苗,密度800-1000尾/亩。搭配一定比例的花白鲢和鲫鱼黄尾以调节水质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特点是营养全面、易于把握、浪费率低、转化率高。
成鱼防病
成鱼防病与鱼种养殖过程中的防病基本一致。在鱼病高发季节,以预防为主,采取内服外治的原则,定期投喂药饵、杀虫消毒、加注新水,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健康快速生长。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2年,斑点叉尾鮰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物种。
种群现状
斑点叉尾鮰的全球种群规模尚无法量化,但据推测数量庞大且在其原生分布区域内普遍存在。由于人为引入,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种群密度显著增加。尽管过去十年或三代的种群趋势尚不明确,但其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可能仍在持续扩张。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斑点叉尾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肌肉蛋白质含量丰富,约为 16.31% ,粗脂肪含量为 2.99%。 此外,斑点叉尾鮰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锌和钾等, 以及多种维生素, 对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 其鱼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含量高达 76.40% ),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益处。
经济价值
斑点叉尾鮰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在美国已有悠久的养殖历史。自 1984 年引入中国并于 1987 年实现人工繁殖以来,已广泛分布于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且适宜加工成鱼片等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