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斑病是由链格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梨上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梨黑斑病是梨树生长期的常见病害,同时也是梨果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
病原特征
病原为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褐色或黄褐色,数根至十余根丛生,不分枝,少数有分枝,基部较粗,先端略细,有隔膜3-10个,大小(40-70)微米×(4.2-5.6)微米,其上端有几个孢痕。分生孢子串生,形状不一,为倒棍棒状,基部膨大,顶端细小,嘴胞短至稍长,有横隔膜4-11个,纵隔膜0-9个,大小(10-70)微米×(6-22)微米,分隔处略缢缩。幼嫩的分生孢子壁薄,呈黄褐色或暗黄色,老熟的分生孢子则壁较厚,暗褐色。
人工培养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该菌较耐低温,在0-5℃也能缓慢生长,引起黑斑病在冷库贮藏时也可发展,36℃以上不生长。孢子形成最适温度为28-32℃,萌发适温为28℃,在50℃时经5-10分钟,孢子即丧失萌发能力。枝条上的病斑在28℃均能形成分生孢子,而以24℃为最适。
为害症状
叶片病症:幼嫩的叶片一般最早发病,开始先出现针尖大小、圆形黑色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或呈近圆形、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有黑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时,常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焦枯、畸形,甚至早期落叶,影响梨的产量。
果实病症:初期在幼果果面产生一个至数个黑色圆形针头状斑点,后扩展,呈圆形或椭圆形,略凹陷,潮湿时有黑霉。果面常发生龟裂,有时裂口纵横交错或呈“丁”字形,在裂隙内会产生很多黑霉,导致早期落果。成熟果受害,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病部略凹陷,在重病果上黑褐色病斑合并成大斑,使全果表面密生墨绿色至黑色的霉,随后果实软化、腐烂脱落,影响梨的品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新梢病症:病斑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扩大为长椭圆形,稍凹陷,后期变为淡褐色,病部与健部分界处常产生裂缝,影响树势生长。
侵染循环
病原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经气孔、皮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新旧病斑上陆续产生分生孢子,不断引起重复侵染。
经花侵入:在花序伸出期,边花上已带菌,先侵染初花期的萼片,随后进入花瓣、花柱中,并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花带菌率迅速增高。落花后,萼室间和心室依次出现链格孢菌。
经果皮侵入:花后2周果皮中已开始带菌,而只有在果实膨大前期菌量才迅速增加,病菌潜伏在果皮组织,果肉组织含菌量很少。
流行规律
发病时期:4月下旬叶片开始出现病斑,5月中旬随气温增高,病斑逐渐增加,6月份至7月初进入发病盛期。
寄主抗性:日本梨系统的品种易感病,西洋梨次之,中国梨较抗病。
发生条件:气温在24-28℃同时连续阴雨时,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树龄在10年以内,树势健壮的,发病较轻。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排水不良,修剪整枝不合理,植株过密,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少栽易感病的西洋梨、日本梨、酥梨和雪花梨。在梨树落叶后至萌芽前,清除园内落叶、落果,剪除有病枝条并集中烧毁深埋。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病力。提倡果实套袋。
化学防治
对有病史的果园,可于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加入
五氯酚钠300倍液;也可于芽后、花前、花后及雨季发病前,选择喷洒1:2:200倍式
波尔多液、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
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7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
多抗霉素水剂300-400倍液等,共喷3-4次,注意交替用药。另据日本报道,防治梨黑斑病也可用50-100毫克/千克的多氧霉素溶液和敌菌丹1000-1200倍液,在花期前后及接近果实成熟期宜用多氧霉素,梅雨期则以用敌菌丹为好,喷药最好在雨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