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簧戏是
安徽芜湖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已有230 多年的历史。
名称的由来
梨簧戏是市井戏,也是草根戏,虽然明朝的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芜湖、宁国立春日“妆戏到,征女伎”,《芜湖县志·名宦》记载,雍正七年(1668年)知县张鹫“去任时,沿途供帐,演剧送行”但是梨簧未曾得到皇家供奉,一直是老艺人自养自传。
梨簧戏的名称可能是江淮春日:梨花为妆、丝竹伴奏,因名梨簧。
清朝一品大员
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
梨簧戏也叫平安戏,源自老
芜湖祈求赭山神姑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
但我以为芜湖是水网地带,在船上生活的人有一颗“驿动的心”,只能祈求平安来规避暴风雨。
特色
泥簧芜湖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形成并流行于清乾隆年间。
1959年8月,芜湖市成立梨簧剧团,演出了很多经典曲目如《
狮吼记》《送嫁》《摆渡人》等等。
梨簧戏对唱腔,演奏,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十分讲究,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很受芜湖乃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欢迎……。
发展历史
梨簧戏,亦称草根戏、平安戏,据明朝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
芜湖等地立春日有“妆戏到,征女伎”的风俗。后清朝
黄钺写《于湖竹枝词》时,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
芜湖
泥簧戏也曾“星光灿烂”,有张季瀛、王振林、胡家寿、金立兴,称为“泥簧四状元”。张季瀛家藏手抄剧本有三尺多高,可惜在1931年夏天毁于洪水。
草根命的泥簧戏经不住洋风的摧折和“官”木的裹挟,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仅以散兵游勇坐唱维持。县志说:“有所谓泥簧者,词甚俚俗,杂以小曲,盖为盲女弹词者流,人有喜庆辄招之,视为营业云”
1927年,张季瀛的第三子
张一鸾想继承父业,振兴
泥簧戏,集合一批艺人在北门沈凤鳖家办起一个“泥簧公所。”这是一个
共和班性质的职业演唱团体,也是训练泥簧戏演员的习艺所。
解放后,
芜湖文化部门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整理的传统剧目主要有《
安安送米》、《回头桥》、《三戏牡丹》、《合钵》、《
祭塔》、《窦老送子》、《陈琳抱盒》、《闹院》、《
逼休》、《扇坟》等。1959年招收了一批男女少年学员,正式建立“芜湖市梨簧戏剧团”,编演出《
白蛇传》、《
秦香莲》、《
二度梅》、《
三请樊梨花》等。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性本爱丘山”,也许泥簧戏“本是坊间狗尾草,无为招摇在高枝”。当芜湖的官办剧团因为“经费不足”、“演员老化”而偃旗息鼓时,中江桥、陡门山、后家山头的小剧场铿锵开锣。
发展
解放后,该剧种迎来了新生。这时梨簧早几经演变,而不是当年那个只有盲艺人坐唱的曲艺了。至此,
芜湖梨簧戏的曲目、曲谱才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进行发掘、整理,发扬并加以规范。上世纪80年代后,以舒缓、闲适为主旋律的梨簧戏渐渐失去了观众,剧团被取消。为保留剧种,市文化局成立了芜湖梨簧戏研究室,并汇编了
芜湖地方戏志。
其实每个戏种之所以会面临现今困难,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大部分戏种衰落是历史的选择结果,也可以理解为达尔文的
物竞天择理论从物种进化领域扩展到艺术领域。梨簧的衰落就是这一选择的结果。梨簧在之所以会在这一选择中被淘汰,原因要从多角度来看。从客观上和内因上看,梨簧本身曲调上的存在一些缺点,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戏剧艺术在不断发展,那些从曲艺本身到表演形式更完善的戏曲,如京剧、豫剧等,甚至是同在安徽的黄梅戏及徽剧,就存活了下来,并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从主观和外因上看,人们对音乐的喜好不断在变化,如今梨簧的节奏的过分舒缓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了,年轻人更喜欢的是那种张扬的音乐,轻快的节奏。失去了观众的梨簧也就只有无可奈何地退出文艺的历史舞台。
发展规划
市文化局也曾希望保留梨簧剧团,但在多次民意调查后发现,群众已不再喜欢看梨簧戏,考虑到政府经费及民意,最终取消了梨簧剧团。但令人欣慰的是市文化局为保留剧种作了大量工作。芜湖梨簧研究室的成立,芜湖
地方戏志的汇编都为保留梨簧这一地方
历史文化遗产作了贡献。张科长还强调说梨簧没有灭绝,没有消失,只是暂时淡出当今戏剧大舞台,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被保护着。一旦哪一天时机成熟,芜湖梨簧就有可能再次登上舞台,再现辉煌。